:::
〔克羅斯報告書〕(英國) - 教育百科
〔 | |
克 | |
羅 | |
斯 | |
報 | |
告 | |
書 | |
〕 | |
( | |
英 | |
國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ross Report, 1888] (U.K.) |
作者: | 沈姍姍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英國自十九世紀中期以來,社會上已普遍建立了國家提供社會各階層教育的觀念,因而在一八七○年制定〔初等教育法案〕(Elementary Education Act, 1870),規範了初等教育的強迫性,也賦與國家辦理義務教育之權力。唯在十九世紀末期,英國感受到普魯士、法國及美國工業上之優勢,因而在〔森穆爾生報告書〕(Samuelson Report, 1882)中呼籲須重新定義初等教育,改革學校課程,特別是關於工業製造方面,此外應鼓勵教育流動及提供師資訓練。因而英國政府在一八八八年指定克羅斯爵士領導皇家委員會(Royal Commission)調查自一八七○年以來實施的〔初等教育法案〕之成效。 由於皇家委員會成員意見分歧,故其報告書也分為多數人與少數人意見兩種。多數意見認為學校建築已適當供應、視導制度建全、學生-教師(pupil-teacher)制度尚令人滿意、教派的師資訓練學院適當,唯需增加數目,且義務教育提供至十一歲是充分的。然而少數成員意見卻不同,認為應廢止學生-教師制度,而應採取蘇格蘭的制度,即在學生完成中等學校學業後,再進入師範學院接受師資訓練,且反對任何教派之宗教教學。不過此兩派意見也有交集點,即均同意應廢止當時正施行的「辦學績效補助」(payments by result),即政府依據學生在閱讀、寫作及算術考試成績之及格人數,來決定給與學校補助之制度。因該制度極易形成考試領導教學之弊病,使學生忽略繪畫、體育、美勞等其他科目。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克羅斯報告書〕(英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