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400電子郵件系統標準 - 教育百科
X | |
. | |
4 | |
0 | |
0 | |
電 | |
子 | |
郵 | |
件 | |
系 | |
統 | |
標 | |
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X.400 Electronic Mail Systems Standard |
作者: | 黃永輝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子郵件無法有效使用的障礙即在於各系統間的不相容性,X.400就是各信息系統中相互連接之標準,其目標是想創造一個全球性,包括公共服務和廠商私人供應的電子郵件系統。 (一)X.400的歷史: 由於缺乏一標準供各家郵件系統作依循和溝通,彼此之相容性有很大的問題,故於1978年資訊處理國際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簡稱IFIP)為信息處理訂了一個模式,此即為信息處理系統(Message Handling System,簡稱MHS)標準的起源。IFIP的工作後由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nsultative Committee,簡稱CCITT)接手推動。CCITT於1984年增加一組服務說明及通訊協定,即一系列具有全球性規模的8個技術規格,提供給各廠商使用在電子信息系統的連結。CCITT第2套X.400的標準於1988年發展完成,增加了安全性及電子名錄等功能。除此,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也參與X.400之研究。 (二)信息處理系統之結構: X.400的信息包含一個信封及它的內容,所有執行者必須共同使用一種共通的格式於信與信封,同時彼此同意一種標準來處理信息中的字集及編碼。此外,所有系統必須了解此信封上的地址,以便由發信者傳送到收信者手中。X.400系統包含了幾個軟體模組:使用者媒介,信息傳輸系統(或信息儲存)和信息傳輸媒介。使用者媒介是一個應用過程,它與信息傳輸系統有著互動的關係,為信息傳送至信息傳輸媒介之前作一切之準備。包括編輯、給予地址、查明目錄及準備分發之名單。另外使用者媒介也在檔案中作儲存及檢索。信息傳輸媒介具有從使用者媒介中接收信息,提供儲存及送出信息到其他信息傳輸媒介之功能;它也提供偵錯及檢查格式的效能。使用者媒介和信息傳輸媒介可同時在同一部機器,使用者媒介亦可存在於使用者本身的工作站中。信息儲存則是先將信息儲存起來,以後再送出給接收者的一種功能性之實體。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X.400電子郵件系統標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