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ù |
解釋:
[副] 事先、事前。如:「預計」、「天氣預報」。《戰國策.燕策三》:「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晉書.卷五一.束皙傳》:「忠不足以衛己,禍不可以預度,是士諱登朝而競赴林薄。」 [動] 參與。通「與」。如:「干預」。《三國演義》第二回:「封皇子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共預朝政。」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ī/ū |
音讀: | ū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