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價值導向的模式抉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attern Alternatives of Value Orientation
作者: 陳奎憙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美國社會學者帕森斯(T. Parsons)在他提出的社會行動論(A general theory of social action)中,認為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中的角色行為,乃是透過五種配對形成的價值導向的抉擇而表現,他稱之為「價值導向的模式抉擇」,或簡稱之為「模式變項」(pattern variables)。一個人在開始行為表現之前,必須先對兩個極端不同的行動方向作一個價值的選擇,此五種「模式變項」為:
  1.情感性對情感中性(Affectivity v.s. Affective Neutrality):指行動者與別人接觸時,必須考慮究應付出多少情感成分,多少非情感(理智)成分;要在付出無限的同情與關懷(近於縱情)或者面對現實克制自己的情感(近於寡情)之間,加以適當的抉擇。
  2.狹窄性對廣布性(Specificity vs.Diffuseness):指行動者與別人之接觸僅限於專門(狹窄)性質之一面,或廣泛涉及其他各種性質而面面俱到。
  3.普遍性對特殊性(Universalism vs. Particularism):指在評估別人時,是根據普遍客觀的標準或以自身的價值體系與對方之個別狀況酌情決定。
  4.成就對歸因(Achievement vs. Ascription):亦可稱之為表現對本質(Performance vs. Quality),乃是指行動者對別人的態度是著眼於其實際表現,或考慮其屬性(如年齡、性別)。
  5.自我導向對集體導向(Self-Orientation vs. Collectivity Orientation):指行動者究應考慮個人本身的需要,為一己設想,抑或應為自己所屬的團體而行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價值導向的模式抉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