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北猛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orthern Hawk Owl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Surnia ulula
形態:
長36~39公分,全身由深褐色及白色組成,體型矮壯,頭部寬而額較低,翼尖長,尾亦長,飛行及停棲時外型和隼相似。面盤灰白色,邊緣黑色,喙乳黃色,虹膜黃色。眉白色,前額黑褐色,密布白斑;背面深褐色,肩羽上有白斑,翼及尾具白色橫帶。腹面白色,具褐色橫帶,腿及腳趾長有白色羽毛。亞成鳥體背顏色較淺,白斑不明顯。
分布:
共3亞種,分布於北美北部及歐亞大陸北部。
生態習性:
生活於森林界線的凍原、北方苔原、皆伐地及開闊的泥沼地等,以田鼠為主食,小型鳥類及其他較大的哺乳類、兩棲類、魚類、昆蟲也為其獵食對象。晝夜均活動,於視野良好的枝頭等待獵物經過,再瞬間飛攫。繁殖期3~9月,一夫一妻制,築巢於樹洞或樹頭中,每窩產6~10顆卵,若食物豐富則卵數可能更多,由雌鳥孵育,雄鳥提供食物。北猛鴞會視食物的豐盛情況而作遷移,族群數量亦隨每年鼠類的數量而有波動。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鴞形目(Order Strigiformes)
科:
鴟鴞科(Family Strig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北猛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