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土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ㄧˋㄕㄤˋ˙ㄉㄜㄕㄚㄋㄧˊㄏㄨㄣˋㄏㄜˊㄨˋㄖㄨˊ:「ㄋㄧˊㄊㄨˇ」、「ㄕㄚㄊㄨˇ」、「ㄋㄧㄢˊㄊㄨˇ」。
  2. ㄊㄨˇㄉㄧˋㄖㄨˊ:「ㄘㄨㄣˋㄊㄨˇㄘㄨㄣˋㄐㄧㄣ」。
  3. ㄐㄧㄤㄩˋㄖㄨˊ:「ㄍㄨㄛˊㄊㄨˇ」、「ㄌㄧㄥˇㄊㄨˇ」。
  4. ㄍㄨㄛˊㄒㄧㄤㄖㄨˊ:「ㄍㄨˋㄊㄨˇ」、「ㄨˊㄊㄨˇㄨˊㄇㄧㄣˊ」。
  5. ㄅㄣˇㄉㄧˋ˙ㄉㄜㄖㄨˊ:「ㄊㄨˇㄔㄢˇ」、「ㄊㄨˇㄏㄨㄚˋ」、「ㄊㄨˇㄈㄥ」、「ㄊㄨˇㄕㄥㄊㄨˇㄓㄤˇ」。
  6. ㄅㄨˋㄏㄜˊㄔㄠˊㄌㄧㄡˊ˙ㄉㄜㄅㄧˋㄙㄜˋㄅㄨˋㄊㄨㄥ˙ㄉㄜㄖㄨˊ:「ㄊㄨˇㄌㄧˇㄊㄨˇㄑㄧˋ」、「ㄊㄨˇㄊㄡˊㄊㄨˇㄋㄠˇ」。
  7. ㄍㄨˇㄌㄠˇㄌㄧㄡˊㄔㄨㄢˊ˙ㄉㄜㄇㄧㄣˊㄐㄧㄢ沿ㄧㄢˊㄩㄥˋ˙ㄉㄜㄖㄨˊ:「ㄊㄨˇㄈㄚˇㄌㄧㄢˋㄍ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土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地面沙泥等的混合物。
    【例】泥土、黏土、積土成山
  2. 土地、疆域。
    【例】國土、領土、疆土
  3. 國、鄉。
    【例】故土、吾土吾民
  4. 地方性的。
    【例】土產、土話
  5.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
    【例】土方、土法煉鋼
  6. 不合潮流的。
    【例】土氣
  7. 五行之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地面砂泥等的混合物。如:「泥土」、「黏土」、「黑土」、「積土成山」。《書經.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2.地域、疆域。如:「國土」、「領土」、「疆土」。《詩經.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左傳.隱公十年》:「以王命討不庭,不貪其土。」
3.鄉里。如:「故土」。《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超自以久在絕域,年老思土。」唐.劉威〈旅懷〉詩:「老將何面還吾土,夢有驚魂在楚鄉。」
4.五行之一。參見「五行」條。
5.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本地的、地方性的、區域的。如:「土產」、「土貨」、「土話」。
2.古老傳統的。如:「土方法」、「土法煉鋼」。
3.不合潮流的。如:「土裡土氣」、「他的穿著很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ó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土壤。亦為五行之一。
  2. [[形] ] 形容人的個性粗曠率直。
  3. [[形] ] 本地的、具有地方性的。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