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專家評鑑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xpert Judgement
作者: 莊道明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專家評鑑法是圖書館館藏評鑑法的一種。此法是由具備學科專長的學者、教授、圖書館館員或顧問等,直接觀察館藏所進行的一種評鑑方式。由於對於館藏的評鑑依據是以專家的印象為主,因此又稱之為印象評鑑法(Impressionistic)。評鑑小組的專家可以由館外聘請,亦可由館員自行組織。專家評鑑法大多使用於學術或專門圖書館的評鑑工作上。
  專家評鑑法的評鑑項目通常包括:館藏大小、範圍、深度、新穎性、外觀及書庫的一般環境等。專家評鑑法的優缺點如下:
  (一)優點方面:
1.評鑑方式最容易進行,省時省力。2.容易評鑑出館藏的強弱。3.適用於任何類型的圖書館、但以小型圖書館較易實施。(二)缺點方面:
1.評鑑者必須具備專門學科知識且熟知該學科領域的文獻,此類專家並不容易找到。2.此種方法因憑藉評鑑者對館藏的主觀印象而非客觀的數據,因此較容易陷入主觀的偏見,特別評鑑者又是館內的圖書館館員時。3.有些資料因外借不在書架上,因此在直接觀查評鑑時,必須同時使用排架目錄。4.許多外聘的評鑑專家雖然對於文獻很熟悉,但不了解該館讀者的資訊需求,因此評鑑結果欠缺完整性。5.雖然此法可以評鑑出館藏的強弱,但無法明確指出館藏所缺的書刊名稱。專家評鑑法雖然容易執行,但合格且具備學科專長的專家並不容易聘請到。此外,因為評鑑結果容易陷入主觀的看法,因而必須配合其他方法一同實施。例如有些圖書館會事先設計好調查的表格與調查流程,同時蒐集量化與質化的資料,以能明確發現出館藏的強弱。較有系統的作法乃事前蒐集下列的館藏數據資料:依分類法統計出各類圖書的種數、資料類型、資料年代、語文別、流通量等,同時也查看該類館藏中,重要的圖書文獻期刊是否都已有蒐藏。此種包括質化與量化資料的系統性評鑑法,可以改進印象評鑑法的缺失,同時可以不受評鑑者是由館外聘顧或是館內自行組織的影響。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專家評鑑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