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面具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scarades
作者: 張麗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蹈類型名。起源自義大利,它與宗教無關,純為一種娛樂性之舞蹈。十五至十六世紀時在佛羅倫斯(Florence),面具舞獲准可以演出後,布爾喬亞歌劇院(Bourgeois Opera)以演出音樂劇(Dramma per musica)而知名。在英國,亦有同樣之情形,其面具舞稱為假具舞(Masques),引發了戲劇歌唱化。在義大利無對白之戲劇,是一種逗笑演出的即興喜劇(Commedia)。面具舞可謂為一種社會產物,而宮庭芭蕾(Ballet de cours)為結合了戲劇、音樂與面具舞之育樂節目。在法國,1581年在《皇后喜舞劇》(Ballet Comique de la Reine),為面具舞演出之第一高潮。在佛羅倫斯(Florence)面具舞返回舞台時,由於成本高而演出不多,又義大利國勢較前為弱,統治者利用面具舞作為政治工具,對一般民眾而言視其為一種民間娛樂。流傳至巴黎,經樞機主教黎希留(Richelieu)等大力提倡,引發了法國貴族宮庭芭蕾演出的高潮,之後黎希留與路易士王統治法國的娛樂,面具舞已融合在宮廷芭蕾中成為另一種宮廷舞。在英國1600年前後,由伊麗莎白女王執政,文學意味較濃的假具舞漸盛行於英國宮廷,之後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執政,假面舞(面具舞)經過英國文學的影響,較接近於戲劇的演出形式。此後面具舞亦發展成義大利演出的歌劇,法國演出的芭蕾,而英國演出的戲劇等形式。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面具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