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即興喜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mmedia Dell´arte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戲劇類名。即興喜劇是在1500年到1750年間從義大利傳入歐洲各地,其特色是演員可戴上面具,以即興方式演出。他們除了要具備演技外,尚需要兼有舞蹈、啞劇和特技等演出技巧。關於即興喜劇的來源,說法數種;有些學者認為它是從古代希臘劇場(即早期之默劇)轉化而來;有些學者卻認為面具和強調裝扮愚人(fool)的滑稽動作,可能與古代民間信仰和祭祀儀式有關連。還有一些學者則把它視為是十六世紀義大利民間劇團的產物,即興喜劇在義大利和歐洲各地巡迴演出,後來特別受到法國人的歡迎。1661年一個常駐巴黎的義大利即興喜劇團和當地劇作家合作演出帶有法國風格的即興喜劇,這影響到莫里哀(J. B. P. Molière, 1622-1673)的戲劇作品。從十七世紀末期到十八世紀義大利的即興喜劇逐漸沒落,直到廿世紀中期威尼斯劇作家高多尼(Carlo Goldoni)復興義大利即興喜劇後,才使它再次受到注意。早期的即興喜劇台詞往往是臨時即興,所以執政單位無法預測和控制其台詞內容,因此教會和政治掌權者並不支持即興喜劇,有些演出甚至會受阻或禁演。即興喜劇的主要角色有八位:二位老角潘達龍(Pantalone)和格拉奇亞諾(Graziano)僕人畢特洛林奴(Pedrolino)、布拿提奴(Burattino)或艾則是弗拉維奧(Flavio)和阿娜齊奧(Orazio)或弗拉米尼亞(Flaminia)與依莎貝拉(Isabella)。此外,有些角色還有一定的道具作為其標誌,如潘達龍總是手拿著一把匕首、艾爾列奇奴帶著一根木棍等等。劇中也有舞蹈即興的情節,可因劇情、演員、場地和觀眾的反應作變動、調整。這些舞蹈常加入特技及啞劇,以古怪滑稽的動作來作誇張的表現。宮廷舞劇和歌劇吸收了即興喜劇的角色扮相,莫里哀和盧利(J. B. Lully, 1632-1687)亦應用即興喜劇的素材於其劇作中。十八世紀的哈爾利奎小丑(Harlequin)、法國的皮耶洛小丑(Pierrot)和英國的噴柱(Punch)傀儡劇的個性造型,都受到即興喜劇的影響。近代有些劇作家和導演,如顧布(Copeau)、雷安納特(Reinhardt)、巴爾路(Barrault)、史崔勒(Strehler)、華卡坦果夫(Vaktanghov)、泰洛夫(Tairov)和以森斯坦(Eisenstein)等人,都常從即興喜劇中尋求素材和靈感。利用即興喜劇角色來編作芭蕾舞作,包括霍金(Michel Fokine, 1880-1942)的《彼德羅盧卡》(Petrouchka)、《嘉年華會》(Le carnaval)、《哈爾利奎奇遇》(The Adventures of Harlequin)和馬辛(Léonide Massine, 1895-1979)的《普欽內拉》(Pulcinella)。音樂方面還有浦羅柯菲夫(Sergei Prokofief, 1891-1953)的《三個橘子的愛情》(The Love of Three Orange)。
參照:
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N.Y.London, 1998.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即興喜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