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黑面琵鷺 - 教育百科
ˋ
ˊ
ˋ
  • 漢語拼音 hēi miàn pí l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ēi miàn pí lù
解釋:
動物名。鳥綱朱鷺科。黑色的嘴呈湯匙狀,體形似白鷺,全身羽毛為白色,後頸於夏季長出黃色羽冠。通常生活在海濱、沼澤、河口及水田等地,以魚蝦、螺類為食物。在大陸東北地區及朝鮮半島繁殖,冬季遷移到華南、臺灣和印度半島等地。如:「黑面琵鷺的分布,以臺灣地區的數目最多。」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黑面琵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簡介: 就目前所知黑面琵鷺只分布在亞洲東部地區,於中國大陸東北及朝鮮半島的北韓有一小群在當地繁殖。冬季時會遷往中國大陸的福建、香港、越南、日本及台灣等地過冬,台灣是其最主要的度冬地。以魚、蝦、蟹等為食物。
知識 1:
無蹼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黑面琵鷺
中文門名: 脊索動物門
分布海拔高度: 海岸溼地
紀錄類別: 脊椎動物鳥類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鷺科
腳趾型: 三趾向前,一趾向後﹝常態足﹞
棲所環境: 沼澤
拉丁亞門名: VERTABRATA
拉丁種小名: minor
中文綱名: 鳥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亞綱名: NEORNITHES
拉丁科名: ARDEIDAE
拉丁門名: CHORDAT
學域-大分類: 動物-鳥類
拉丁屬名: Platalea
中文界名: 動物界
台灣分布地點: 北部
中文目名: 鸛形目
拉丁目名: CICONIIFORMES
中文亞綱名: 今鳥亞綱
拉丁綱名: AVES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黑面琵鷺
英文名: Platalea minor
描述:
全身白色,臉上裸露皮膚黑色,喙黑色有紋路,皺摺量會隨年齡增加。年輕個體的喙尖端可能帶有肉色。跗蹠和趾黑色。繁殖季頭後的羽毛形成羽冠,羽梢黃色,前胸帶有黃色;不繁殖的成鳥沒有黃色胸斑或羽冠。亞成鳥與成鳥相似,但喙平滑暗色帶有粉紅灰色,初級飛羽有黑色羽尖。
分布:
在韓國、中國的東部和東北部繁殖,在中國南部、台灣、香港、越南等地度冬。台灣集中出現於台南曾文溪口、七股和四草一帶,每年到台南地區過冬的隻數佔整個族群的一半以上,也有少數個體多次出現在宜蘭的蘭陽溪口、塭底、竹安等濕地。各地面積較大的濕地中,包括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和東部的花蓮與台東等地,都有單隻或小群出現的紀錄。
作者: 劉小如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lack-Faced Spoonbill, Platalea Minor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屬朱鷺科的鳥類,長約74公分。具有黑色、先端扁平如匙狀的長嘴,以及黑色的眼先、額及嘴基部,故稱為黑面琵鷺。黑面琵鷺僅分佈於亞洲地區,目前全世界的族群數量約400~500隻,為瀕臨絕種的鳥類之一。
  黑面琵鷺是遷徙性的鳥類,台灣的曾文溪口是其最大的渡冬區,每年約有200~300隻的黑面琵鷺來此過冬。其他的渡冬區還包括香港的米埔、越南的紅河三角洲、海南島、日本及韓國,另外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濕地亦為可能之渡冬區。黑面琵鷺的繁殖區較不為人知,唯一確定的地點是在韓國西岸的一些岩石小島,推測黃海附近的一些小島以及中國大陸東北的沼澤區和濕地平原,都有可能是繁殖區。
  黑面琵鷺通常成群出現於海岸附近、河口、沙洲等水地帶,其主要食物是魚類及其水中生物。由於曾文溪口的七股工業開發預定地正是黑面琵鷺棲身之處,因此造成了工業區開發與黑面琵鷺保護之間的衝突,而有在1993年冬黑面琵鷺遭人違法惡意射殺的事件。
  為了能有效的保護這一群鳥,國內外琵鷺專家學者共同擬定了一份「保護黑面琵鷺行動綱領」,希望能夠藉由亞洲各國的跨國合作,成立資訊中心以交換研究心得並積極的參與研究,期使黑面琵鷺能脫離滅種的危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黑面琵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閩南語 烏面抐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