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汰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ㄛˋㄈㄣˋㄖㄨˊ:「ㄕㄜㄊㄞˋ」。
  2. ㄔㄨˊㄑㄩˋㄖㄨˊ:「ㄊㄠˊㄊㄞˋ」、「ㄊㄞˋㄏㄨㄢˋ」、「ㄊㄞˋㄐㄧㄡˋㄏㄨㄢˋㄒㄧ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汰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ài
解釋:
  1. 除去無用的事物。
    【例】淘汰、汰舊換新、汰弱擇強
  2. 過分的。
    【例】汰侈、奢汰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ài
解釋:
[動]
沖洗、除去無用的事物。如:「淘汰」、「汰舊換新」、「汰弱留強」。
[形]
過分的。如:「汰侈」、「奢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à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副] ] 不要、別、算了。
  2. [[動] ] 去除沒有用處的。
音讀: thuā
又音: thà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以清水漂洗。
  2. [[動] ] 受到他人或環境的影響而學習或改變。
同義詞: 洗汰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洗滌。《說文解字.水部》:「汏,淅㶕也。」《集韻.去聲.泰韻》:「汏,或从汰。」《齊民要術.卷八.作醬等法》:「作熱湯,於大盆中浸豆黃。良久,淘汰,挼去黑皮,湯少則添,慎勿易湯;易湯則走失豆味,令醬不美也。漉而蒸之。」

2. 從群體中除去劣品。如:「淘汰」、「汰舊換新」、「汰弱留強」。《後漢書.卷三六.鄭范陳賈張列傳.陳元》:「解釋先聖之積結,淘汰學者之累惑。」《新唐書.卷一七四.楊嗣復列傳》:「才者自異,汰去秕滓者,菁華乃出。」

3. 驕縱、奢侈。如:「奢汰」。《左傳.昭公三年》:「禮其人之急也乎?伯石之汰也!」晉.杜預.注:「汰,驕也。」《荀子.仲尼》:「閨門之內,般樂奢汰。」唐.楊倞.注:「汰,侈也。」

注音: ㄊ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汰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