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嗜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ˇㄞˋㄒㄧˇㄏㄠˋㄖㄨˊ:「ㄕˋㄏㄠˋ」。
  2. ㄊㄢㄩˋㄍㄨㄛˋㄉㄨˋㄒㄧˇㄏㄠˋㄦˊㄔㄣˊㄇㄧˊㄖㄨˊ:「ㄕˋㄉㄨˇ」、「ㄕˋㄐㄧㄡˇㄖㄨˊㄇ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嗜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解釋:
  1. 喜愛、貪欲。
    【例】嗜賭、嗜好、嗜酒如命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解釋:
[動]
1.喜愛、愛好。如:「嗜賭」、「嗜酒如命」。《聊齋志異.卷七.宦娘》:「溫如春,秦之世家也,少癖嗜琴,雖逆旅未嘗暫舍。」
2.貪求、貪愛。《國語.楚語下》:「吾聞國家將敗,必用姦人,而嗜其疾味。」唐.柳宗元〈蝜蝂傳〉:「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喜好,偏愛。如:「嗜好」。《說文解字.口部》:「嗜,嗜欲,喜之也。」《詩經.小雅.楚茨》:「神嗜飲食,使君壽考。」《新唐書.卷一六二.列傳.獨孤及》:「明善惡,長於議論,晚嗜琴。」

2. 貪求。如:「嗜賭」、「嗜酒如命」。《國語.楚語下》:「吾聞國家將敗,必用姦人,而嗜其疾味。」《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崔杼益驕,嗜酒好獵,不聽政令。」唐.柳宗元〈蝜蝂傳〉:「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

注音: ㄕ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嗜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