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吝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ㄕㄜˇㄅㄨˋ˙ㄉㄜㄍㄨㄛˋㄈㄣˋㄞˋㄒㄧˊㄖㄨˊ:「ㄌㄧㄣˋㄒ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吝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ìn
解釋:
  1. 捨不得、過分愛惜。
    【例】吝嗇、吝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ìn
解釋:
[動]
1.憾恨。《說文解字.口部》:「吝,恨惜也。」《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援與妻子生訣,無悔吝之心。」
2.貪戀。《新唐書.卷九六.杜如晦傳》:「玄齡身處要地,不吝權,善始以終,此其成令名者。」
[形]
捨不得、小器。如:「吝嗇」、「吝惜」。《書經.仲虺之誥》:「用人惟己,改過不吝。」《論語.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ī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憾恨。《說文解字.口部》:「吝,恨惜也。」《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援與妻子生訣,無悔吝之心。」

2. 貪戀。《論語.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新唐書.卷九六.列傳.杜如晦》:「玄齡身處要地,不吝權,善始以終,此其成令名者。」

3. 捨不得、小器。如:「吝嗇」、「吝惜」。《書經.仲虺之誥》:「用人惟己,改過不吝。」漢.孔安國.傳:「無所吝惜,所以能成王業。」《南史.卷一六.列傳.王玄謨》:「劉秀之儉吝,常呼為老慳。」

4. 艱難。漢.王符《潛夫論.賢難》:「鄧通幸於文帝,盡心而不違,吮癰而無吝色。」

5. 恥辱。《字彙.口部》:「吝,羞吝也。」《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姑亦奉順敦篤,守以忠信,得之不休,不獲不吝。」唐.李賢.注:「吝,恥也。」

注音: ㄌㄧ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吝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