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互為主體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tersubjectivity
作者: 趙曉維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互為主體性是經驗科學方法的一個要求;意指在經驗科學中對觀察的陳述,唯有能為每門學科的研究者所驗證的才能予以容納。研究人員所指的觀察必須可以重複,即是觀察不限於一個或少數有特殊稟賦的人,而且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嚴格說來,首次的觀察及其驗證均非互為主體性的,因為任何觀察必然為一個主體所為。只有以語言為媒介,經過不同主體互相溝通,才能使觀察得到互為主體性的驗證。此外,所有觀察所得的資料,必須毫無例外的屬於外在世界,這也正是不同主體的共同架構。
  有些學者認為理性的先驗命題具有互為主體的有效性,是為原則上每一個認識主體都有理性,可以洞識到理性先驗命題的普遍有效性。
  最後,哲學人類學家常把互為主體性視為人的特徵,因為作為主體的人始終指向別人並依賴別人。
  現象學中的互為主體性另有特殊的意義;在討論知識起源問題時,現象學者認為人在世界上群居,人與人之間有各種不同的關係,最根本的就在於知識,即一個主體意識和另一個或多個主體意識之間的關係,雙方各有認識作用即互為主體性。
  舒茲(A. Schutz)綜合韋伯(M. Weber)和現象學鼻祖胡塞爾(Ed. Husserl)的思想,建構其社會學,闡揭胡塞爾「互為主體性」的說法;強調每個人在認知主體中有一先驗的自我,有認知他我的能力,由此構成認知上的相互共同性或同理性,這種社會意識也是互為主體性的表現。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互為主體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