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石井 漠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shii, Baku (1886-1962)
作者: 陳勝美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他是日本的編舞家及教育家,被尊為日本現代舞之父。原名石井忠純,1886年生於日本秋田縣。在帝國劇場歌劇部接受三年古典芭蕾訓練,因志趣不合而離去。1915年與留德音樂家山田耕作(Yamada Kousaku)提倡「舞蹈詩」。他認為舞蹈不在於炫耀技巧,也不是配合音樂的旋律與節奏來舞動,舞蹈的本質在於透過肢體運動產生視覺化與動態化的意境。1916年兩人做樂舞的合作,編創舞蹈詩《青藍的火焰》、《日記的一頁》及舞蹈劇《明闇》。1922-1925年到歐美巡演,學習達克羅茲(Emile Jaques-Dalcroze)的優韻律(Eurthymics),吸收鄧肯(Isadora Duncan)自由舞蹈的精神,當時瑪麗.魏格曼(Mary Wigman)無音樂舞蹈的表演,都曾影響他的創作方式。之後返回日本在東京成立石井漠舞蹈體育學校。臺灣早期的舞蹈家蔡瑞月、李彩娥是他的學生,也都參與他在1937年組團巡迴日本、廣東、越南等地的表演。他一生致力於追求自由精神的創作,其作品有:《明闇》、《匈牙利第一號》、《戰爭的幻覺》、《匈牙利狂想曲》、《荒城之月》、《太平洋進行曲》……等。
參照:
蕭渥廷《臺灣舞蹈的先知 ── 蔡瑞月口述歷史》1998、陳雅萍〈見證臺灣歷史的長青樹 ── 蔡瑞月〉《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1995、趙綺芳〈南臺灣的舞蹈長青樹 ── 李彩娥〉《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1995。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