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伎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igaku
作者: 張素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日本古代假面音樂舞蹈劇,為日本最早的外來樂舞。據《日本書紀》記載,推古天皇二十年(西元612 年)曾在中國學習吳樂的百濟人味摩之(Mimashi),歸化日本,集合少年練習吳樂。每逢寺院舉行大規模的法會,總要在寺前院表演吳樂,因此伎樂也指吳樂,或指佛寺歌舞。表演時配以笛、手鼓和鈸的伴奏,舞者要戴著「伎樂面」,這是一種全頭型的假面,早在「白鳳時期」(自七世紀的大化革新至遷都平安的半個世紀),日本就已經從中國傳入所謂的吳樂面具,並用以表演舞蹈劇。篤信佛教的聖德太子(西元574∼622年)創設一所伎樂學校,由味摩之負責,來自日本各地的舞者絡繹不絕,影響深遠。直至今日,日本各大佛寺如法隆寺、東大寺和正倉院中,仍然保存著兩百多副當年以楠木和桐木製作,外塗乾漆的面具。「伎樂獅子」則是在佛教寺院的餘興樂舞演出中,做為伎樂的序曲,動作簡單,只是向天地四方張開獅口,「Paku-Paku」作響。這個動作是後來《獅子舞》〔見Shishi-Mai〕的基本形式,代表消災除禍。「獅」在佛教中是釋迦族的象徵,用以除煞的瑞獸。在伎樂本身早已沒有這種演出,而在田樂、山伏神樂、番樂、大神樂以及各地的獅子舞中,仍保留這種形式。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伎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