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佩刀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ei Tao Wu
作者: 霍德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 人民間舞蹈。流行於西藏察隅 人聚居區。每逢年節,喜慶豐收,勞動之餘由男子表演,人數不限。 人男子不論老少,均挎帶鞘佩刀,刀帶從左肩套入,斜挎于右胸腋下。刀長尺餘,略呈彎形,刀葉如劍寬。挎此佩刀,一為用具,二作護身武器,且為舞蹈道具。舞時,表演者著無袖長褂,齊至臀部,頭紮黑色包巾。開始在一片呼喊聲中抽刀,邊喊邊舞。時而在頭上旋舞佩刀大聲吶喊,以示號召出獵圍狩猛獸;時而左右划八字上下劈刀,以示斬砍荊棘樹木,時而舉刀砍拖,以示解牛和砍斷牛頭。形象生動地表現狩獵、農耕、宰牛等生活內容。主要步法有:〈蹲襠步〉、〈虛點步〉、〈蹉步〉、〈跨跳空轉步〉等。動作粗獷,豪放,顯示出  人的勇敢,與自然界鬥爭的生動精神風貌。該舞由鼓、鑼等打擊樂伴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佩刀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