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司楚卜效應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troop Effect
作者: 王文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兒童的選擇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愈為準確,因此年長的兒童較幼童更能避免受到誘物的干擾。司楚卜(J.R. Stroop)的研究即在呈現此種效應。該研究指出:年長的兒童展現較優越的選擇性注意力。
  司楚卜迅速提示受試者一系列刺激物,刺激物可能是卡片。將各種顏色的名稱,用同樣顏色的色紙印出,或將之印在黑紙上或其他色紙上,然後要求受試者大聲且迅速念出各種色紙的顏色名稱,或要求兒童說出字的顏色名稱。此種安排,受試者面對需迅速回答的壓力,容易受到不同線索的影響,而造成困擾,影響反應的正確性,尤其是幼童比年長的兒童的反應,更易生錯誤。
  在認知心理學的實驗中,也常利用上述的司楚卜作業(Stroop task)來說明「自動化」的現象。如用藍色的墨水在卡片上寫「紅」這個字,要受試者說出這個字是用什麼顏色寫的(亦即要受試者說出字的顏色名稱)。受試者常因為看到「紅」字讀「ㄏㄨㄥˊ」的反應已自動化故,儘管正確答案是「藍色」(用藍色寫的),很快就回答「紅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司楚卜效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