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遍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ㄑㄩㄢˊㄇㄧㄢˋㄉㄠˋㄔㄨˋㄖㄨˊ:「ㄅㄧㄢˋㄉㄧˋ」、「ㄔㄨㄢˊㄅㄧㄢˋ」、「ㄅㄧㄢˋㄅㄨˋ」、「ㄅㄧㄢˋㄊㄧˇㄌㄧㄣˊㄕㄤ」、「ㄏㄨㄥˊㄅㄧㄢˋㄧㄝˇ」。
  2.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ㄉㄨㄥˋㄗㄨㄛˋㄊㄡˊㄨㄟˇㄐㄧㄥㄌㄧ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ㄙㄨㄥˋㄐㄧㄥㄙㄢㄅㄧㄢˋ」、「ㄌㄧㄢˋㄒㄧˊㄧˊㄅㄧ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遍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iàn
解釋:
  1. 全部、到處。
    【例】滿山遍野、遍地黃花
  2. 量詞。計算動作頭尾經歷的單位。
    【例】朗誦課文三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iàn
解釋:
[形]
全部、整個。形容到處都是。如:「遍體鱗傷」、「哀鴻遍野」、「滿山遍野」。宋.張俞〈蠶婦師〉:「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七齣:「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
[副]
沒有一處遺漏的。如:「遍布」、「遍歷」、「紅遍東南亞」。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宋.辛棄疾〈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詞:「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動]
布滿。如:「朋友遍天下」。
[名]
量詞。計算動作頭尾經歷的單位。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巡曰:『吾於書讀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
注音:
漢語拼音: piàn
解釋:
(一)之語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ià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次、回。
同義詞:
音讀: phià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讀音)ㄅㄧㄢˋ

1. 全部、整個、到處。如:「遍體鱗傷」、「哀鴻遍野」、「滿山遍野」。《說文解字.彳部》:「徧,匝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坤部》:「徧,……字亦作遍。」《詩經.邶風.北門》:「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唐.陸德明.釋文:「徧,古遍字。」宋.張俞〈蠶婦師〉詩:「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三國演義》第二二回:「紹覽檄大喜,即命使將此檄遍行州郡,並於各處關津隘口張挂。」

2. 佈滿。如:「朋友遍天下」。《三國演義》第一一二回:「見牛馬驢騾,遍滿郊野,南兵爭取,無心戀戰。」《紅樓夢》第五回:「因二人攜手出去遊頑之時,忽至一個所在,但見荊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並無橋樑可通。」

3. 量詞。計算動作頭尾經歷之單位。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巡曰:『吾於書讀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紅樓夢》第一回:「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石頭記》再檢閱一遍。」

㈡ㄆㄧㄢˋ,ㄅㄧㄢˋ之語音。

注音: ㈠(讀音)ㄅㄧㄢˋ ㈡(語音)ㄆㄧ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遍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