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太奇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éng tài qí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蒙太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éng tài qí |
解釋:
一種電影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法。為英語Montage的音譯。將全片所要表現的內容,分為許多鏡頭分別拍攝完成,再依原定創作構思將這些鏡頭加以組接,使其通過形象間相輔相成的關係,產生連貫、呼應、對比、暗示、聯想等作用,形成有組織的片段、場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此表現方法稱為「蒙太奇」。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蒙太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Montage |
作者: | 趙寧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蒙太奇,就是運用剪輯的技巧,打破時空,銜接個別的鏡頭,使之產生一種嶄新的、導演所賦予的使命。 電影大師愛森斯坦(S. Eisenstein)在論著中以中國文字的構成來詮釋蒙太奇的功能,口+犬=吠;口+鳥=鳴;刃+心=忍。嘴巴加上狗變成了狗叫的聲音。嘴巴加上鳥變成了鳥叫的聲音。這種A+B=C,也就是第一個意義加上第二個意義變成了第三個意義的剪輯手法,就是蒙太奇。 透過這種特別的藝術形式,電影更增添了魅力和生命力,可以隱喻,可以象徵,也可以對比,從此完全從記錄片和舞臺劇中跳脫出來,更奠定了第八藝術的地位。以下例子或可說明蒙太奇的妙用: 愛森斯坦的作品「波坦金戰艦」中劈刺前進的士兵和滾落的嬰兒車,接著鏡頭特寫絕望的母親,象徵一個沒有明天的社會。「罷工」影片中,一群工人被殺以後,畫面立刻切入一群被屠宰的牛隻,象徵著亂世人命與獸命相同等。 因為蒙太奇的廣泛應用,導演更可以移花接木,呼風喚雨。使得許多震撼的連接鏡頭能夠深烙觀眾心版,難以忘懷。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