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樂昆;諧角 - 教育百科
哈 | |
樂 | |
昆 | |
; | |
諧 | |
角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arlequin; Arlecchino; Arlechu |
作者: | 謝庭菊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角色名。此名稱的義大利文是arlecchino;威爾斯語是arlechu,這些名詞都代表一種捉摸無常的舞蹈角色,特別是會出現在新年慶典的化裝舞會、或冬至節(the Feast of the Winter Solstice)。在威爾斯語中仍可清楚地見到它所保持的意義;Arlechu意為一個躲藏的、愛隱居的人;但是arlachar是指一個很閃閃發光的人;而其相關的字Arlais是指寺廟。傳統的角色細節目前已有變更,但其中主要的裝扮要素一如往昔,例如: 色彩繽紛的服裝; 閃閃發光的小玻璃珠片、圓形錢幣或小金屬片; 戴在臉上的黑色假面。舞蹈部份直到1900年代,即使是相當接近英國式的默劇(English pantomime),也保有類似的特色:跳動、停不下來的人物,時隱時現;他在陽光照耀下可以好好活動,而且不僅是在冬天,即使在英國任一時期的氣候狀況下皆可表演。他也許與希臘神話故事裡的太陽神黑羅克利斯(Herakles)有相關的起源。維多利亞時期的默劇丑角出現在魔法轉換幕時,他跳進跳出、跳上跳下,穿越門與牆;看起來不是一個日神,反而是一個有男子氣概的仙子;但是他永遠都在跳舞,揮舞著他的板條或魔杖,有時候與代表死亡的白色丑角互相競爭,尋找他的另一半(Columbine,丑角的女配角)。 |
|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哈樂昆;諧角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