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仞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量詞。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八尺為一仞,一說七尺為一仞。如:「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è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èn |
解釋:
[名] 量詞。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八尺為一仞,一說七尺為一仞。《說文解字.人部》:「仞,伸臂一尋,八尺。」《書經.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論語.子張》:「夫子之牆數仞。」 [動] 1.測量深度。《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度厚薄,仞溝洫。」晉.杜預.注:「度深曰仞。」 2.辨認。通「認」。《淮南子.人間》:「非其事者勿仞也,非其名者勿就也。」 3.填塞、充滿。通「牣」。《史記.卷三.殷本紀》:「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古代計算長度之單位。八尺為一仞,一說七尺為一仞。《說文解字.人部》:「仞,伸臂一尋,八尺。」《書經.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論語.子張》:「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三國魏.何晏.注:「苞氏曰:『七尺曰仞也。』」 2. 測量深度。《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度厚薄,仞溝洫。」晉.杜預.注:「度深曰仞。」 3. 辨認。通「認」。《淮南子.人間》:「非其事者,勿仞也;非其名者,勿就也。」 4. 填塞、充滿。通「牣」。《史記.卷三.殷本紀》:「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漢.司馬相如〈子虛賦〉:「虛宮觀而勿仞。」唐.張守節.正義:「仞音刃,亦滿也。」 |
|
注音: | ㄖㄣ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仞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