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圖書館控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brary Control
作者: 廖又生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控制一語亦稱評鑑(Evaluation)、考核(Check Up)或追蹤(Follow Up),係指就圖書館執行的各種計畫用標準化的尺度來加以鑑衡,俾可了解獲致既定目標的水準;從圖書館管理的觀點分析,控制機能(Controlling Functions)乃圖書館管理程序之最後環節,旨在消極防弊外並確保圖書館目標的達成。茲就一個良好的圖書館控制系統所當具備的要件縷析如下:
  (一)適時性:須蒐集時間序列完整的一切資訊。
  (二)經濟性:須費最少成本而獲致最大效益。
  (三)彈性:須符合權變管理精神、伸縮自如、經權制宜。
  (四)可利用性:須蒐集的資訊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五)反饋性:經資訊流之暢通形成預警措施,有效克服例外管理(Management by Exception)問題。
  另外,各類型圖書館要落實控制機能則先要履行下面幾個基礎工作:
  (一)建立標準:設定工作標準,作為鑑定準據。
  (二)將績效與標準比較:以明晰計畫超前、落後或剛好。
  (三)偏差之矯正:針對計畫執行之不足或缺失,確切改正。
  (四)導向反饋措施:使圖書館組織具備抗熵能力(Anti-Entropy)。
  隨資訊技術及管理科學的昌明,圖書館控制工具日漸增加,諸如甘特圖(Gantt Chart)、計畫評核術(PERT)與要徑法(CPM)、里程碑排程(Milestone Scheduling)、設計計畫預算(PPES)、零基預算(ZBBS)、無缺點運動(Zero-Defects, ZD)、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簡程QCC)及損益平衡分析(Break Even Analysis, BEA)等都是圖書館行政常見的控制工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圖書館控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