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圖書館協調 - 教育百科
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brary Coordination
作者: 廖又生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圖書館協調是指圖書館組織內單位與單位間或人員與人員間,彼此分工合作、協同一致以達成多元化社教任務的過程。就圖書館管理而言,協調、監督、溝通與領導4者是整合圖書館組織人、財、物力的有效途徑;因之,圖書館垂直分化過程中有圖書館指揮系統產生,另於其水平分化(Horizontal Differentiation)或分部化(Departmentalization)之際,亦須靠圖書館協調來避免各自為政、一國三公的本位主義(Suboptimalization)弊端,可見協調在圖書館行政運作上之重要,並不亞於指揮或監督。
  有關協調的方法,組織理論學家提出的讜論甚多,較負盛名者如:動態管理學派(Dynamic Management School)的代表人物佛萊特(Mary Parker Follett)認為協調宜遵守「早期原則」、「繼續原則」、「互惠原則」及「直接原則」等信條;另構型理論(Configuration Theory)的創始人閔茲博格(Henry L Mintzberg)依構型的不同提出6種協調方法,依次是「直接監督」、「工作標準化」、「技能標準化」、「產品標準化」、「相互調整」及「規範標準化」等6項協調方法,分別對應於簡單結構、機械科層、專業科層、事業部制、暫時結構及傳道結構等構型;秉此,各類型圖書館可就其本身組織特性,慎選協調方法,以恢宏圖書館的效率與效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圖書館協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