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土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ㄧˋㄕㄤˋ˙ㄉㄜㄕㄚㄋㄧˊㄏㄨㄣˋㄏㄜˊㄨˋㄖㄨˊ:「ㄋㄧˊㄊㄨˇ」、「ㄕㄚㄊㄨˇ」、「ㄋㄧㄢˊㄊㄨˇ」。
  2. ㄊㄨˇㄉㄧˋㄖㄨˊ:「ㄘㄨㄣˋㄊㄨˇㄘㄨㄣˋㄐㄧㄣ」。
  3. ㄐㄧㄤㄩˋㄖㄨˊ:「ㄍㄨㄛˊㄊㄨˇ」、「ㄌㄧㄥˇㄊㄨˇ」。
  4. ㄍㄨㄛˊㄒㄧㄤㄖㄨˊ:「ㄍㄨˋㄊㄨˇ」、「ㄨˊㄊㄨˇㄨˊㄇㄧㄣˊ」。
  5. ㄅㄣˇㄉㄧˋ˙ㄉㄜㄖㄨˊ:「ㄊㄨˇㄔㄢˇ」、「ㄊㄨˇㄏㄨㄚˋ」、「ㄊㄨˇㄈㄥ」、「ㄊㄨˇㄕㄥㄊㄨˇㄓㄤˇ」。
  6. ㄅㄨˋㄏㄜˊㄔㄠˊㄌㄧㄡˊ˙ㄉㄜㄅㄧˋㄙㄜˋㄅㄨˋㄊㄨㄥ˙ㄉㄜㄖㄨˊ:「ㄊㄨˇㄌㄧˇㄊㄨˇㄑㄧˋ」、「ㄊㄨˇㄊㄡˊㄊㄨˇㄋㄠˇ」。
  7. ㄍㄨˇㄌㄠˇㄌㄧㄡˊㄔㄨㄢˊ˙ㄉㄜㄇㄧㄣˊㄐㄧㄢ沿ㄧㄢˊㄩㄥˋ˙ㄉㄜㄖㄨˊ:「ㄊㄨˇㄈㄚˇㄌㄧㄢˋㄍ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土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地面沙泥等的混合物。
    【例】泥土、黏土、積土成山
  2. 土地、疆域。
    【例】國土、領土、疆土
  3. 國、鄉。
    【例】故土、吾土吾民
  4. 地方性的。
    【例】土產、土話
  5.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
    【例】土方、土法煉鋼
  6. 不合潮流的。
    【例】土氣
  7. 五行之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地面砂泥等的混合物。如:「泥土」、「黏土」、「黑土」、「積土成山」。《書經.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2.地域、疆域。如:「國土」、「領土」、「疆土」。《詩經.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左傳.隱公十年》:「以王命討不庭,不貪其土。」
3.鄉里。如:「故土」。《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超自以久在絕域,年老思土。」唐.劉威〈旅懷〉詩:「老將何面還吾土,夢有驚魂在楚鄉。」
4.五行之一。參見「五行」條。
5.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本地的、地方性的、區域的。如:「土產」、「土貨」、「土話」。
2.古老傳統的。如:「土方法」、「土法煉鋼」。
3.不合潮流的。如:「土裡土氣」、「他的穿著很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ó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土壤。亦為五行之一。
  2. [[形] ] 形容人的個性粗曠率直。
  3. [[形] ] 本地的、具有地方性的。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ㄊㄨˇ

1. 覆蓋在地殼最外圍的一層沉積物,由泥沙與腐植質混合而成。《說文解字.土部》:「土,地之吐生物者也。」《書經.禹貢》:「厥貢惟土五色。」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遂居深山之間,積土為室,編蓬為戶。」

2. 田地、土地。《易經.離卦》:「《彖》曰:百穀草木麗乎土。」漢.揚雄〈羽獵賦〉:「不奪百姓膏腴穀土桑柘之地。」

3. 塵土。漢.王褒〈九懷.陶壅〉:「浮雲鬱兮晝昏,霾土忽兮塺塺。」《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華忠)拿了把綢撣子來給老爺撣衣裳上的土。」

4. 疆域、地區。如:「國土」、「領土」、「疆土」。《詩經.魏風.碩鼠》:「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詩經.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左傳.隱公一○年》:「以王命討不庭,不貪其土。」

5. 指社神,地神。《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天子祭天,諸侯祭土。」漢.何休.解詁:「土謂社也。諸侯所祭,莫重於社。」《禮記.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陰氣也。」

6. 家鄉、故鄉。如:「故土」。《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超自以久在絕域,年老思土。」唐.劉威〈旅懷〉詩:「老將何面還吾土,夢有驚魂在楚鄉。」

7. 本地者、本國者、地方性、區域性。如:「土產」、「土貨」、「土話」。《左傳.成公九年》:「樂操土風,不忘舊也。」《水滸傳》第一三回:「兩個都頭領了臺旨,各自回歸,點了本管土兵,分投自去巡察。」

8. 平原、平地。《周禮.地官.掌節》:「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漢.鄭玄.注:「土,平地也。」

9. 堤防。《禮記.郊特牲》:「土反其宅,水歸其壑。」唐.孔穎達.正義:「土即坊也。」《商君書.兵守》:「客至而作土以為險阻。」

10. 指土著。《南齊書.卷五六.倖臣列傳.紀僧真》:「初,惠開在益州,土反,被圍危急。」《南史.卷五二.梁宗室列傳下.安成康王秀》:「又武寧太守為弟所殺,乃偽雲土反。」

11. 沿用古老傳統者。如:「土方法」、「土法煉鋼」。《文明小史》第二回:「或者招集股份,置辦外洋機器開採,或者本地紳富有願包辦的,用土法開採亦好。」

12. 鄉土味濃厚、沒見過世面或不時髦、不合潮流者。如:「土裡土氣」、「他的穿著很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撫臺見他土形土狀的,又有某王爺的信,叫好好的照應他。」

13. 五行之一。《書經.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三.五行相生》:「中央者土,君官也。」

14. 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唐.韓愈〈送孟東野序〉:「樂也者,鬱於中洩於外者也,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鳴者也。」

15. 煙土,粗製之鴉片。《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近年來大土的價錢又貴,三百六十兩,不過買上十二三隻。」清.張際亮〈送雲麓觀察督糧粵東〉詩:「土來金去芙蓉膏,絲輕帛賤羽毛布。」

16. 度,測量土地。《周禮.地官.大司徒》:「凡建邦國,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唐.賈公彥.疏:「土,猶度也。」《公羊傳.成公二年》:「使耕者東畝,是則土齊也。」

1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8. 姓。如清有土國寶。

㈡ㄕˋ

@A00831

注音: ㈠ㄊㄨˇ ㈡ㄕ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土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