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報復性行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andalism
作者: 沈六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報復性行為」是指一個人受到挫折、侮辱、指責、委屈、打擊、攻擊、被毀壞財物等所表現出來的反擊行為。訓導方面指學生對教師、行政人員或學校不滿,表現出反擊的行為。報復性行為已成為學校的嚴重的訓導問題,且其嚴重性有增加的趨勢,尤其近年來學校中偶有學生攻擊教師或學校行政人員或毀損學校財物的行為發生,此類行為皆是報復性行為。報復性行為也發生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如互相攻擊的暴力行為。
  預防報復性行為的發生,首先可以賦予學生擔任學校修復、維護與裝飾的任務,培養學生對學校的責任感,使學生感到學校需要靠他們來維護,學校是他們的;其次可以設計安排,使學生和學校財物保管人員、行政人員、教師等共同合作建設學校;第三培養學生的道德品格,修養其身心,如能達到「以直報怨」的境界,報復性行為自然就會消失;第四,發起反報復性行為運動,選拔高年級學生支持「報復性行為預防」,使學習「以直報怨」;第五,美化學校並倡導愛護學校運動;第六,獎勵愛護學校的學生;第七,實施社會訓導方法,發展學生具有成為社會貢獻者的情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報復性行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