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壓力源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tressor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壓力」(stress)表示有機體對於超過他能力範圍所能處理,或是擾亂他平衡狀態的刺激事件,所表現出的特定或非特定的反應型態。這些刺激事件,無論內在或外在的情境,總稱為壓力源。例如考試,對某些人來說是壓力源;而都市的一些負面特性,如犯罪、暴力、過份擁擠、生活品質日趨敗壞、來往人車過多等,對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都會造成威脅,因此也被視為某種壓力源。凡是個人感覺到有威脅之狀況,不論其為真正的或是想像的,均會產生心理緊張,即處在感到壓力的狀況下。這種緊張狀態,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
  壓力源會要求有機體做出某些適應性的反應。壓力反應是由好幾個不同水平的反應所組成,包括生理的、行為的、情緒的和認知上的改變。
  經過認知評估的過程,我們才能清楚的界定壓力源,知道壓力源的要求是什麼?所造成的威脅有多大?個人擁有哪些資源來應對?怎樣的策略才是適當的?有些壓力源,如生病或是天災,幾乎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威脅;但是大部分的壓力源並沒有這麼清楚的界線,而是因人而異的。有些情境對某個人來說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對另一個人來說則沒有影響,這完全是決定於我們整體的生活情境:也就是這個特定要求與我們中心目標之間的關係、我們的處理能力和我們對自己能力的評估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壓力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