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夏拉,嘉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arrat, Janine (1924-)
作者: 張麗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法國女舞者、編舞家及舞團總監。她生於法國的格勒諾勃(Grenoble)。隨琅賽(Jeanne Ronsay)、伊果洛娃(Egorova)及沃里寧(Volinine)學舞。1937在《垂死天鵝》(La Mort du cygne)影片中飾童星一角;此後出現在培堤(Rolond Petit, 1924-)的許多舞作中,1945年與音樂家史特拉溫斯基(Stravinsky)合作編製的《牌戲》(Jeu de cartes),極為成功。她的重要作品包括《第三號協奏曲》(Concerto No.3, 1947)、《護身寶石》(Abraxas, 1949)等。1951年率團首次赴巴黎演出其新作:《協奏曲》(Conceto)及《亞馬遜之屠殺》(Le Massacre des Amazones)。同年並在柏林編製艾刻(Werner Egk, 1901-1983)作曲的《哥倫布》(Columbus);1953年其創立的舞團更名為「法國芭蕾舞團」(Le Ballet de France),當時演出其新作品《水藻》(Les Algues)甚為轟動,1956年在米蘭斯卡拉劇院(Milan, The Teatro alla Scala)推出《七罪行》(Seven Deadly Sins)……。其後在巴黎製作《大衛王》(Le Roi David 1960),並與貝嘉(Bejart)合作《艾蒙四子》(Les 4 Fils Aymon 1961),在一次電視演出中因燒傷而靜養了一年。之後又續率團至歐陸各地演出多齣舞劇;包括《火鳥》(Firebird, 1969)、《卡薩諾瓦》(Casanova, 1969);為喜劇歌劇院(Opera Comique)編製的《收藏家》(Les Collectioneurs, 1972)。1970年在巴黎創辦一所芭蕾學校;其後還為巴黎歌劇院編製《祭典》(offrandes, 1973)與《Hyperprism》(1973)。1980年起擔任巴黎龐比度中心(Center Pompidou, 1980-1989)舞團總監。1973年曾獲法國政府所頒發之榮譽勛章(Légion d´honneur)。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夏拉,嘉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