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奧塞羅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thello
作者: 徐進豐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五幕悲劇舞劇。威加諾(Salvatore Vigan□, 1769-1821)編舞編劇,混成音樂,桑吉里柯(Alessandro Sanquirico)佈景設計,1818年2月6日首演於米蘭斯卡拉劇院(Milan The Teatro alla Scala)。故事內容:奧塞羅追求布拉班提歐(Brabantio)的女兒蒂絲蒂夢娜(Desdemona),也獲得她的青睞。由於土耳其戰役的勝利而被指任為塞普路斯總督,但卻讓洛墮哥(Rodrigo)與伊阿哥(Iago)的心□更加不舒服。兩人設計讓這位有摩爾人血統的總督,懷疑蒂絲蒂夢娜與軍官卡西歐(Cassio)的關係曖昧,另外一方面,也加油添醋的煽動卡西歐去跟奧塞羅決鬥,之後又慫恿他去要求蒂絲蒂夢娜做調解人,懇求奧塞羅的原諒。同時伊阿哥潛入蒂絲蒂夢娜的臥室裡偷出手帕,然後狡詐的向奧塞羅暗示蒂絲蒂夢娜對他的不忠,此時這位善嫉的摩爾人更是怒火中燒,終於在一位從威尼斯來的官員代表面前,公然侮辱自己的太太蒂絲蒂夢娜。當晚,越想越氣,奧塞羅親手將太太勒死在床上;不久,在得知一切真相後,奧塞羅羞愧的自殺。此舞劇與《考利歐拉諾斯》(Coriolanus)、《米拉》(Mirra, 1817)、《灶神的處女》(La Vestale, 1818)等一樣都是舞蹈悲劇(Ballet Tragedy)。《奧塞羅》拋棄了學院派公式化的枷鎖,進入心理層面的探索,動作與姿勢的節奏不同於過去的傳統,而是直接交融入音樂中。法國心理小說家斯當達(Stendhal, 1783-1842)直截明快的認為舞劇的悲劇結局的撼動力:「迅速而深入,連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都掌握不到。」更進一步拿它與羅西尼(Gioacchino A. Rossini)的同名歌劇相比較:「威加諾展現出較羅西尼更高深的智慧。舞劇開場大膽的採用現今的佛拉納舞(Furlana)。第二幕再一次的將宮廷清澄莊嚴的氣氛掌握得恰到好處;花園裡舉行的一場貴族接待會,明確的讓觀眾直覺到奧塞羅的嫉妒心持續在增長延伸著,直到第五幕;舞劇至此尚沒有暴力與強烈情緒起伏,然而突如其來的悲劇結尾的情緒加乘,卻立刻讓我落淚,羅西尼的歌劇絕對看不到那麼多淚流滿面的觀眾。」符合劇情與時代口味;豐盛的舞台工程及裝置,是威加諾長期工作伙伴桑吉里柯(Sanquirico)的傑作。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奧塞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