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期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kǒu qiāng qí |
解釋:
由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所提出的心理學名詞。佛洛依德以為口腔期是個體性心理發展中最原始的階段。原始性慾集中在口腔部分,靠口腔活動獲得快感和滿足。若此時嬰兒的口腔活動受到限制,長大後可能產生口腔性格,如悲觀、依賴、退縮、猜忌、酗酒、貪吃等。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口腔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Oral Stage |
作者: | 陳聰文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把人格發展的歷程分為五個時期,第一個即為口腔期。 佛洛伊德提倡的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sis theory)採人格發展是基於本能(instinct)發展的觀點。本能會促使身體產生緊張並謀求快感,當它集中在某一部位時則稱為慾帶(erogenous zone)。身體主要慾帶的發展和改變是由生物成因決定的,且在不同生長階段,慾帶會不斷的改變。而個體發展歷程中第一個興奮、敏感的主要部位即是口腔,因而便有口腔期之稱。 此時期大約由出生至一歲半左右,引起快感的部位是口腔部分,包括脣、舌等。本期又分為兩階段。前一階段是靠吸吭來獲得口腔的滿足,食物本身及提供食物者亦成為快樂之來源。由於口腔活動滿足了飢餓的需求,久而久之,常將其他東西放到口腔,成了習慣。後一階段為長出牙齒之後,當感受到來自於環境的驚擾及挫折時,以攻擊為反應的方式,開始以咬來獲得滿足。 佛洛伊德認為此時期若個體口腔活動受到限制,而不能發展順利,則將來長大後可能保留下一種「口腔性格」(oral character),人格上常偏向悲觀、依賴、退縮、猜忌,甚至仇視別人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口腔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