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季節聖歌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rol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曲類型。原是英國中世紀的聖誕讚美詩,歌詞是英文或拉丁文;內容多以讚美聖女馬以利及聖嬰誕生的故事為主題。中世紀季節聖歌開頭為一段副歌,然後接詩節獨唱,每一段詩節獨唱之後都會反覆副歌,故其形式可視為副歌合唱與詩節獨唱的交替。十五 世紀開始這種規則交替的形式漸漸糢糊,有時它含有雙副歌,使整個結構較為複雜。今日這些聖歌只有歌詞還遺存下來。現今Carol一詞是指一般聖誕節慶歌曲,有些法國聖誕歌(Noël)和德國聖誕歌(Weihnachtslied)也稱為Carol。其實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早期的季節聖歌是有不同的類別和功能:一、很多季節聖歌是與異教徒的冬至日節慶歌有關(Carol來自古法文Carole),是有舞蹈動作配合的歌曲。異教徒的聖歌,一面遊行,一面歌唱。二、有些單曲調宗教季節聖歌和法國的聖誕歌及義大利的聖誕歌(Lauda)相似。三、十五世紀與十六世紀創作的複音季節聖歌又可分為兩大類: 十五世紀的季節聖歌很像康都曲(Conductus),記在宗教禮儀文稿中,看來似乎是件為宗教遊行的聖歌。 十五世紀後期和十六世紀早期的複音聖歌印成合唱的版本,有不同的音樂形式,歌詞內容包括關於靜修的、宮廷的或政治的。英國宗教改革時期的季節聖歌以經文歌體代替先前的複音歌體,但到了十七世紀,清教徒反對經文歌體,在英王查理二世覆辟期間又恢覆過去的複音季節聖歌。雖然流行的季節聖歌仍然出版印行,也有人繼續寫作,但嚴肅藝術聖歌地位卻不如前。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季節聖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