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實驗室訓練模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aboratory Training Model
作者: 郭玉霞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實驗室訓練是一種教育策略,主要以學習者在不同社會情境中的經驗為基礎,進一步協助其學習人際互動的適當態度及發展這方面的能力。此模式的基本假設是人能透過參與的過程,學習到參與社會團體、組織的技巧。
  實驗室訓練的核心活動是T團體(T-group),這類團體包括十至十二人,花費八至四十小時參與面對面的團體情境。每個人以學習者的身分參加,而學習的資源則來自於當時的團體情境以及個別團體成員所經驗的行為、感覺、知覺與反應。T團體開始時,訓練者沒有提供議程、對團體的期望,以及行為的指標,而參與者的任務即是透過互動來建構一個團體,這個團體須能滿足所有成員成長的需求。T團體實施的地點最好是一個新的場所,這樣學習者才能將全部心力放在團體工作上,而成為本身行為及他人行為的敏銳觀察者。
  實驗室訓練包含下列六個主要概念:
  1.著重此時此地:實驗室訓練的內容是參與者彼此互動時當場的感覺與行為,與傳統上團體分享過去的經驗是不同的。
  2.回饋:回饋是團體成員以開放、描述、非評量的方式來解釋他人的反應與感覺。經由回饋,參與者可以得到有關本身行為的資訊。
  3.在人際情境中,放棄舊的知覺與行為的方式:由此才能產生學習的期望與能力。
  4.心理上的安全感、團體需醞釀一種支持的、信任的氣氛,成員間彼此關心,並忍受他人的缺點。
  5.參與者擔任觀察參與者(observant participant)的角色:他們行動、診斷,並作出新行為。
  6.在過程中,為參與者提供一個智識的架構,使他們理解並管理本身的感情。
  實驗室訓練有不同的設計型態,但通常包括四個主要的訓練活動:
  1.T團體:這是基本的學習團體,在團體中,對於團體之成長與發展作自我觀察與診斷,是訓練的主要方式。
  2.理論的提供:讓成員們對於團體有個概念架構。
  3.有重點的練習:針對特定目標作重點的練習。
  4.實驗:選一個共同的、實際的生活問題進行實驗。
  在此模式中,訓練者建立團體成立之初的混淆情況,但須澄清他不是領導者而是團體的成員,團體本身無預設的結構,而團體須負責本身的成長。訓練者在團體中,藉由參與,示範了良好的團體行為,亦間接促成了團體的成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實驗室訓練模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