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尖棘角魚 - 教育百科
尖 | |
棘 | |
角 | |
魚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尖棘角魚 |
英文名: | Pterygotrigla hemisticta |
描述: 體延長,稍側扁。頭背面及側面全被骨板。吻突為一大形,細長而尖銳,些微向外延伸的角狀棘,內緣平滑,外緣粗糙。鰓蓋棘相當大且堅硬,約為眼徑的1.5倍;肩胛棘和後頸棘則較短,短於眼徑的1/2倍。第二背鰭的基底沒有骨板。體鱗片很小,除頸部及胸部無鱗外,其餘各部圓鱗。頭及體背側紅色,腹側則為白色;背部、頭部及第二背鰭基底下方皆有許多大小不一的褐色斑點;背鰭第Ⅳ棘到第Ⅵ棘之間有一大黑塊;胸鰭內側有一相當大的斑塊。 |
|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葉門、阿曼、阿拉弗拉海及日本南至澳洲。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西部、西南部、南部、東部及澎湖海域等。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pottyback Searobion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Pterygotrigla hemistica (Temminck & Schlegel, 1843) |
|
形態: 體紡綞狀;軀幹厚實,頭部大呈菱型,吻部無鼻棘,吻突之內緣平滑,外緣粗糙,為一大形、尖銳且些微向外延伸的角狀棘,故被稱為「尖棘」角魚,或「大棘」角魴鮄。僅在第一背鰭基底兩側有棘狀突起或骨板,第二背鰭基底兩側可能有極微小之棘。鰓蓋骨棘長且大,肩胛棘,後頸棘與頭頂棘則較短。體鱗片很小,除頸部及胸部無鱗外,餘皆被圓鱗。體紅色;背部、頭部及第二背鰭下方皆具暗色斑點;背鰭第4~6硬棘間有一黑斑塊;胸鰭內側有一相當大的斑塊。 |
|
分布: 由日本南方海域至印度洋之間均有分布,包括中國南海及台灣。 |
|
生態習性: 底棲性魚類,小型個體棲習於淺海泥砂底質海域,大型個體則常在400~500公尺的深海區被發現,垂直分布頗廣,約為138~500公尺之間。一般皆緩緩於水底游動,並利用胸鰭下方游離的指狀鰭條搜索捕食,主要以多毛類、端腳類等底棲無脊椎生物為食。 |
|
利用: 數量多,最常見的種類,常為底拖網漁船或深海一支釣捕獲,軀幹部位厚實,肉質可口,但經濟價值不高,常見港邊漁市場販售,一般皆以煮湯食之,唯魚體僅中小型,故大半皆以下雜魚處理。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
|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
|
亞目: 鮋亞目(Suborder Scorpaenoidei) |
|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
|
科: 角魚科(魴鮄科)(Family Trigl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尖棘角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