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庫達海馬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庫達海馬
英文名: Hippocampus kuda
描述:
頭部與軀幹部幾成直角,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頂冠低中等高,不具尖銳之棘,僅具較低之粗糙稜脊;體部各稜脊上之結節發育不完全,僅有小圓突。吻部略短,約頭長的0.38-0.46倍。骨環11+ 34-38;背鰭鰭條數17-18;胸鰭鰭條數15-18。體色多樣,包括淡粉紅、黃色、綠色、灰褐或深褐色等;體側有時雜有黑色斑駁或黑斑。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起巴基斯坦,東至日本南部、夏威夷及社會群島等。臺灣北部、西部、南部、東北部、澎湖及小琉球等附近岩礁海域皆可見。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a Horse; Spotted Sea Horse; Yellow Sea Horse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Hippocampus kuda (Bleeker, 1852)
形態:
頭部與軀幹部幾成直角;第一、五、八、十體輪有較大的骨質結節。尾鰭缺如,尾部能卷曲以便纏繞他物。體色自黃褐色至黑褐色變化甚大。
分布:
自日本本州中部向南分布到其他印度西太平洋區。
生態習性:
棲息於河口半鹹淡水域,沿岸內灣。一般全長18公分,熱帶海域產則可達30公分左右。吻管可吸食小型甲殼類。游泳時軀幹部呈垂直狀態。雄性具孵卵囊。
利用:
觀賞魚,據傳可供作壯陽藥材。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刺魚目(Order Gasterosteiformes)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
海龍亞目(Suborder Syngnathoidei)
下目:
海龍下目(Infraorder Syngnatha)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
海龍科(Family Syngnathidae),Pipefishes,Seahorses
上科:
海龍上科(Superfamily Syngnathoidea)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庫達海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