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恆河鱷,食魚鱷 - 教育百科
恆 | |
河 | |
鱷 | |
, | |
食 | |
魚 | |
鱷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Indian gavial, Indian ghariaI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Gavialis gangeticus (Gmelin, 1789) |
|
形態: 體長可達7公尺,口吻特別細長,為眼基寬的3.5倍以上,上下顎的牙齒細長一致,呈交錯排列,四肢的蹼很發達,身體呈深橄欖褐色,體背和尾部有黑色斑紋或斑點散在體側和腹部顏色較淺,雄性個體的吻端常有膨大成瘤狀,樣子很像印度北邊人們做的泥壺(ghara),其俗名gharial可能因此而來。 |
|
分布: 侷限於印度西邊的印度河流域和東邊的馬拉哈底河,恆河及緬甸的伊拉瓦底河流域,呈不連續分布。 |
|
生態習性: 棲息於溪流或河口,主要以魚類為食,偶爾也會攻擊水邊的小型脊椎動物。冬末開始求偶,具有領域的雄鱷會和3、4隻雌鱷組成一個生殖群,雄鱷會在水中發出聲音吸引雌鱷,並在水底交配,1個月後(約3、4月),雌鱷會在離岸不遠的地方用後腳挖洞,每次可產40~90枚蛋,蛋長約9公分,寬約7公分,母鱷會守在巢旁護卵,約經60~90天孵化,幼鱷長約36公分,母鱷會協助幼鱷到水裡,幼鱷需經11年才能達到性成熟。 |
|
目: 鱷目(Order Crocodilia) |
|
科: 食魚鱷科(Family Gavial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恆河鱷,食魚鱷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