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科學相關態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ience-Related Attitudes
作者: 林陳涌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科學相關態度是屬於科學教育中情意領域的重要教學目標,而一般將態度與興趣、動機、鑑賞、價值等情意屬性並列。為求其明確分野,學者認為態度具有五個元素:態度是經學習而得的,其中包含有認知成分;態度可預測行為;別人的社會影響會影響個人的態度;態度是反應的準備狀態;態度是評鑑性的,其中包含有情感成分。因此科學相關態度是可經由學校學習環境學得,這也是研究科學相關態度的意義所在。
  科學相關態度雖廣泛使用但卻非一個單一向度概念,為釐清其概念架構,可將科學相關態度分為兩大範疇,科學態度與對科學的態度。科學態度是指從事科學的過程或科學家所持的特定想法或假設,如:好奇心、理性、虛心、誠實等。因此科學態度代表了科學家進行科學活動時所持的特定思考方式與處事的心態。培養學生科學態度一向為科學教育的重要目標,然而有些學者認為,「科學態度」特別冠上科學一詞易產生誤導,因其所包含的特質不只侷限在科學領域,而是一般人在各種不同領域行事的共同特徵。
  對科學的態度總是伴隨著態度對象,如:對科學的態度、對科學課程的態度、對科學生涯的態度、或對科學家的態度,科學教育重視培養學生對這些特定對象產生正向的態度。對科學的態度會因對象改變而不同,顯示科學態度本身是一個多重屬性的集合概念,所以研究或引用科學態度需注意且標示其態度作用對象。對科學態度是對科學各種理念的評鑑性總結,也表現出個人重要的觀點,亦能行使知識與實用的功能。因此研究對科學的態度,可以經由提高科學教師與學生的正向科學態度,進而加強科學教學與學習的功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科學相關態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