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憤恨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fèn hè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èn hèn
解釋:
  1. 憤怒、怨恨。
    【例】憤恨不平、憤恨難消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憤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èn hèn
解釋:
憤慨痛恨。《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兒子憤恨,借這個賊名,殺了。」《孽海花》第六回:「那年法越和約簽定以後,國人中有些明白國勢的,自然要咨嗟太息,憤恨外交的受愚,但一班醉生夢死的達官貴人,卻又個個興高采烈,歌舞昇平起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憤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sentment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憤恨是人類的一種不愉快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這種情緒和狀態是由於感到自己或別人受到傷害,而思有以抗拒所引發。
  在西方哲學家中,巴特勒(Joseph Butler, 1692~1752)對人類的憤恨情緒有較周詳的說明;巴特勒認為「憤恨」是人類天生就具有的情緒,與之相對的是「仁心」(benevolence)。憤恨之情可粗分為兩類:一是未經思慮過的、本能反應的憤恨(sudden anger or resentment),可稱之為激憤;另一則是已經思慮過的憤恨(deliberate anger or resentment),又可稱之為義憤。當個人本身受到攻擊、傷害或侮辱,心中立刻產生的憤怒就是激憤,激憤之起,其本身沒有任何理性的成分,只在於維護個人安全;當別人受到攻擊或暴力的侵擾,這種激憤也可能會發生。義憤之起,在於個人本身或別人受到殘暴或不義的待遇,而那種殘暴或不義的待遇的本身是道德上的惡;義憤的目的在於彌補道德上的惡所造成的傷害。
  巴特勒認為,憤恨之情和仁心一樣都是天性,兩者有互補的關係,不應以憤恨是一種負向的情緒而認定其本身為原罪的一部分;但一旦憤恨超出常軌,就會變質,在被誤用的情況下,激憤會變為乖戾易怒之情,義憤會演變為惡意。
  在教育領域中,情緒教育可用來處理受教者的憤恨之情,即是練習應用忍耐、反省和自制,對情緒的強度加以理性調節,以降低衝動的力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憤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似詞 憤恚、氣憤、仇恨、憎恨 相反詞 喜愛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