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鱵或長吻鱵 - 教育百科
長 | |
鱵 | |
或 | |
長 | |
吻 | |
鱵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Ribbon Halfbeak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Euleptorhamphus viridis (van Hasselt, 1823) |
|
形態: 體細長如帶,甚側扁,背、腹緣平直;頭小,吻尖突;上腭短小,呈三角形,其上無鱗;下腭顯著向前延伸成喙狀,喙長約等於體長之半,並約為頭長之2.5倍;鋤骨、口蓋骨及舌上無齒;胸鰭較長,約為頭長之1.5倍;背鰭與臀鰭對在於體之後方,背鰭具21~25軟條,臀鰭具20~24軟條,臀鰭起點在背鰭第四至六軟條基底之下方;腹鰭短小,具6軟條,後位,腹鰭與胸鰭基底之間距大於腹鰭與尾鰭下葉基底之間距;尾鰭深開叉,下葉長於上葉;體被易脫落小圓鱗,側線位低,近腹鰭;肛門位於臀鰭起點之略前方;脊椎骨數70~75。體銀白色,背部暗綠色;體側自胸鰭基底至尾鰭基底具一黑青色縱帶;下腭喙部、吻端邊緣為灰黑色,背鰭及尾鰭邊緣黑色,其餘各鰭淡色。體長最大可達50公分。 |
|
分布: 廣泛分布於自美國太平洋岸至日本、台灣、澳洲、經印度洋至紅海及馬達加斯加島;在大西洋也發現自加勒比海至西非岸。 |
|
生態習性: 為近海暖水性魚類,棲息於中、上層水域,依其分布可發現為在25℃等水溫線上之熱帶域。在水中游泳有如蛇行,故俗稱飛鳥蛇。也會如鱵魚之跳躍。 |
|
利用: 因體扁肉少,甚少被食用,無漁業上之統計。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鶴鱵目(Order Beloniformes) |
|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
|
亞目: 鶴鱵亞目(Suborder Belonoidei = Exocoeloidei) |
|
系: 銀漢魚系(Series Atherinomorpha) |
|
科: 鱵科(Family Hemiramphidae),Halfbeaks |
|
上科: 飛魚上科(Superfamily Exocetoidea)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長鱵或長吻鱵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