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活口 - 教育百科
ˊ
ˇ
  • 漢語拼音 huó kǒ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ó kǒu
解釋:
  1. 俘虜。
    【例】善待戰俘,保全活口,是人道精神的高度表現。
  2. 養活家中人口。
    【例】他為了養家活口,常常早出晚歸,辛勤的工作。
  3. 司法上稱命案現場未死而可出席作證的關係人。
    【例】這件命案由於活口的指證而順利偵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活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ó kǒu
解釋:
1.俘虜。如:「善待從戰場上擄獲的活口,是發揮人道精神的表現。」《欽定平苗紀略》卷一一:「此次川黔官兵攻勦炮木山大塘汛一帶苗匪,焚燒賊寨四十餘處,殺斃賊匪八九百名,並擒獲活口多人。」也稱為「生口」。
2.養活家中人口。《紅樓夢》第九九回:「那些書吏衙役都是花了錢買著糧道的衙門,不想發財,俱要養家活口。」《廣東通志.卷六二.藝文志四》引清.吳興祚〈議除藩下苛政疏〉:「再漁課一項,查舊額通省共銀五千四百二十餘兩,自土寇謝厥扶投藩委管,重斂苛徵。凡漁户所資活口微利,一網全收,量其所入,亦自不下數萬。」
3.活著可以作證或陳述內情的人。《續金瓶梅》第九回:「吳典史始終不信,把夾棍且開了,恐死了沒活口,一面起關文拿張一去不題。」《紅樓夢》第一○○回:「我求媽媽暫且養養神,趁哥哥的活口現在,問問各處的帳目。人家該咱們的,咱們該人家的,亦該請個舊夥計來算一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