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情不自堪 - 教育百科
ˊ
ˋ
ˋ
  • 漢語拼音 qíng bù zì k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íng bù zì kān
解釋:
情感激動得無法承受。《太平廣記.卷四七五.淳于棼》:「生捧書悲咽,情不自堪。」也作「情不自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情不自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ㄑㄧㄥ
ㄅㄨ
ㄎㄢ

ㄑㄧㄥ
ㄅㄨ
ㄎㄢ

釋義:
猶「情不自禁」。見「情不自禁」條。01.《太平廣記.卷四七五.淳于棼》引《異聞錄》:「生捧書悲咽,情不自堪。」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情不自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禁」念作ㄐㄧㄣ時,有承擔、承受的意思,「不自禁」則是承受不住、不由自主的意思,如「喜不自禁」就是高興得無法控制,而「情不自禁」就是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的意思。在所引典源南朝梁.劉遵〈七夕穿針〉詩中,敘述了婦女於七夕在月下乞巧,思念情人的情景。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稱為「七夕」。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詩中描述的女性看到七夕如影隨形的月亮時,想起乞巧的傳說,因此「情來不自禁」,一時感情激動,便也學著傳說在月下引線穿針,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美、手藝更靈巧,以得到美好姻緣。後來典源文獻裡的「情來不自禁」,演變成「情不自禁」這句成語,表示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
典源:
此處所列為「情不自禁」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劉遵〈七夕穿針〉詩(據《藝文類聚.卷四.歲時中.七月七日》引)步月如有意,情來不自禁。向光抽一縷,舉袖弄雙針。
書證:
01.《太平廣記.卷四七五.淳于棼》引《異聞錄》:「生捧書悲咽,情不自堪。」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情不自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