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手操作的教學 - 教育百科
動 | |
手 | |
操 | |
作 | |
的 | |
教 | |
學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ands-On Instruction |
作者: | 陳英娥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動手操作的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供學習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器材與學習的材料直接接觸,並進行做實驗的訓練。舉凡物理實驗、化學實驗都是很明顯的例子。 在一九六○年設計的科學課程特別強調操作的教學,主要受皮亞傑(J. Piaget)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的影響。依皮亞傑的理論,中小學的學生其認知尚未發展到形式操作期,仍屬具體操作期。因此,一九六○年代的科學課程設計者特別強調動手操作,以幫助學生學習。其理論基礎為知識是由學生主動建構的,希望學生透過觀察及操作實際的物體得到經驗,再由這種經驗讓學生自己形成概念。 動手操作的教學最大的問題為教具的準備、教師的教學能力及教室秩序的管理及評量。民國六十七年推展的國民小學自然科學課程即是強調操作的教學。經調查研究顯示該課程,教師最大的困擾為教具(儀器及器材)不全或易破壞,無法即時補充,教師不擅於用啟發式的教學法,教師不知如何面對學生因操作實驗而使得教室秩序顯得喧嚷凌亂的狀態及教師習慣紙筆測驗,不知如何評量操作的學習效果。針對動手操作的教學,可行的評量方式是評量學生寫的報告,口頭報告、作圖、操作流程或模式可向同儕展示並列入討論。簡短的詢問也可以幫助教師了解那些過程是學生感到困難的,或那些學生無法吸收相關的概念。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動手操作的教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