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文鳥 - 教育百科
斑 | |
文 | |
鳥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簡介: 斑文鳥棲於海拔400公尺以下之樹上,除分布在較低之平原外,其習性、食性與白腰文鳥相似。牠在非繁殖期常見聚集上百群。以昆蟲、穀類和種子為食物。斑文鳥在臺灣的繁殖,幾乎全年都有,每窩產蛋4~7枚,蛋純白色,無污斑。 |
|
知識 1: 無蹼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斑文鳥 | |
中文門名: | 脊索動物門 |
分布海拔高度: | 平原鄉鎮 |
紀錄類別: | 脊椎動物鳥類知識單元 |
中文科名: | 梅花雀科 |
腳趾型: | 三趾向前,一趾向後﹝常態足﹞ |
棲所環境: | 草叢 |
拉丁亞門名: | VERTABRATA |
拉丁種小名: | punctulata |
中文綱名: | 鳥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亞綱名: | NEORNITHES |
拉丁科名: | ESTRILDIDAE |
拉丁門名: | CHORDAT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鳥類 |
拉丁屬名: | Lonchura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台灣分布地點: | 北部 |
中文目名: | 雀形目 |
拉丁目名: | PASSERIFORMES |
中文亞綱名: | 今鳥亞綱 |
拉丁綱名: | AVES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斑文鳥 |
英文名: | Lonchura punctulata topela |
描述: 體長約11cm,雌雄鳥的羽色相同。上喙灰黑色,下喙鉛灰色,虹膜黑褐色,頭、頸、背大致為褐色,雙翼暗褐色,腰及尾上覆羽帶淡金黃色,胸脇白色、帶黑褐色鱗狀斑,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尾羽褐色,腳鉛色。幼鳥的胸及脇土棕色、無鱗狀斑,其餘與成鳥相同。 |
|
分布: 全世界僅分布在亞洲,L. p. punctulata 分布在尼泊爾、印度及斯里蘭卡,L. p. subundulata 分布在阿薩姆、不丹以及緬甸西部,L. p. yunnanensis分布在緬甸東北部及中國西南部,L. p. topela 分布在中國華南、海南島、中南半島及台灣,L. p. cabanisi 分布在菲律賓,L. p. fretensis 分布在馬來半島及蘇門答臘,其餘 nisoria, sumbae, blasii, particeps, baweana,holmesi 等亞種均分布在印尼。斑文鳥一般並不會做長程遷移,但會隨著食物的出現地點而做短距離的遷移。McClure (1974)曾報導在泰國放生後的斑文鳥,會回到距離一百多公里外的原棲地,而被重複捕捉。台灣分布於海拔 500m 以下的地區 (翟鵬1977,沙謙中1986,顏重威1984)。台灣的斑文鳥並不做長程遷移,但冬季隨著食物的分布會做短距離的遷移。 |
|
作者: | 丁宗蘇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Nutmeg Mannikin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Lonchura punctulata |
|
形態: 體長11~12公分。喙灰黑色,腳鉛灰色。成鳥頭部褐色,背部褐灰色,尾羽淺棕色,體側及胸部褐色,羽緣白色,成明顯鱗片狀。雌雄羽色相似。幼鳥胸部以及體側土棕色,無鱗片狀斑紋,其餘同雄鳥。 |
|
分布: 共12亞種,分布於亞洲東部及東南部,包括印度、台灣、菲律賓、印尼。留鳥。 |
|
生態習性: 棲地為丘陵山地和平原的草地、稻田、灌叢、竹林,森林邊緣、公園和庭院。成群活動,甚至繁殖期也成群活動。喜歡在芒草叢和稻田中覓食,通常十餘隻小群一起活動,但是在稻米收割季節可見到數十隻較大群一起活動。以稻米和禾本科種子為食物,繁殖期則也捕食昆蟲。飛行為直線波浪,並發出柔弱的叫聲。鳥巢築於離地面不高的灌叢或是竹林中,橢圓形,由雜草、乾葉、細葉脈編織而成。本種無一定的繁殖期,甚至寒冷的冬季亦可見到其抱蛋育雛以及幼鳥活動。一窩約產卵4枚,卵白色。 |
|
綱: 鳥綱(Class Aves) |
|
目: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
|
科: 梅花雀科(Family Estrild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斑文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