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紫斑蝶 - 教育百科
小 | |
紫 | |
斑 | |
蝶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小紫斑蝶 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 Fruhstorfer, 1908 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 Fruhstorfer, 1908 小紫斑蝶,又稱埔里紫斑蝶、妒麗紫斑蝶。 中小型蝶類,是台灣產紫斑蝶裡體型最小的一種,前翅長約36mm,整體翅型呈圓弧,白斑以雙列型分布,前翅背面中央無白斑,外緣白斑只有一列,在前翅端部會向內彎至前緣中間;後翅外緣亦只有一列斑斑。前翅腹面中央有一大型白斑,外緣內列白斑較外列大;後翅中央無白斑,外緣上半段只有一排白斑。 雄蝶翅深褐色,前翅背面散佈寶藍色鱗片,後緣突出:後翅前緣有淺色性標。前翅後緣有一性標。腹部具黃色毛筆器。雌蝶翅色較雄蝶淺,前翅背面鱗片偏粉紫色,後緣平直不如雄蝶有突出。 一年多世代種,成蟲於春季及夏初出現在平地及低海拔山區,夏秋兩季在中南部山區至平地皆可見到,冬季則除了東部、南部低海拔山區之外少見。台灣為本種分布之北界,其他分布地區如中國南方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島,中南半島各國:馬來西亞、印尼(除蘇拉威西沒有紀錄外)及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幾內亞,萬拿杜的新喀利多尼亞則為分布之東界,南界則為澳洲東北部。 幼蟲寡食性,取食桑科Moraceae之盤龍木Malaisia scandens。成蟲好訪花,在森林邊緣及具有豐富蜜源植物的開闊地常見。有季節移動行為,冬季在東部、南部低海拔山谷中大量聚集。 |
|
知識 1: 皆陸生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小紫斑蝶 | |
中文門名: | 節肢動物門 |
中文屬名: | 紫斑蝶屬 |
中文綱名: | 昆蟲綱 |
中文科名: | 蛺蝶科 |
中文亞科名: | 斑蝶亞科 |
中文族名: | 紫斑蝶族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種小名: | tulliolus |
拉丁族名: | Euploeini |
拉丁亞科名: | Danainae |
拉丁亞綱名: | Pterygota |
拉丁科名: | Nymphalidae |
拉丁門名: | Arthropoda |
中文總科名: | 鳳蝶總科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昆蟲類 |
拉丁亞種名: | koxinga |
拉丁屬名: | Euploea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世界地理分布: | 臺灣 |
中文目名: | 鱗翅目 |
拉丁目名: | Lepidoptera |
中文亞綱名: | 有翅亞綱 |
拉丁綱名: | Insecta |
拉丁總科名: | Papilionoide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小紫斑蝶 |
英文名: | 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 |
描述: 小型斑蝶。軀體黑褐色,有白色斑點與線紋。雄蝶前翅後緣向後突出呈圓弧狀,雌蝶後緣直線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泛藍紫色金屬光澤。前翅亞外緣有淺藍色點列,內有白點。後翅亞外緣有藍白點列。雄蝶於後翅中室前側至翅基有一片淺灰褐色及銀白色特化鱗。翅腹面底色黑褐色、有光澤,前、後翅外緣及亞外緣均有白點列;前翅CuA1室中央有一橢圓形白斑。雄蝶於前翅後側具一片淺黃灰色特化鱗。緣毛黑白相間。 |
|
分布: 臺灣本島全島低、中海拔地區。離島澎湖、綠島、蘭嶼也有記錄。臺灣以外見於中國大陸南部、中南半島、東南亞、新幾內亞、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所羅門群島、斐濟等地。 |
|
作者: | 徐堉峰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