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日本節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ippon Festivals
作者: 張素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日本每年的節日多達幾十個,有各式各樣的「祭」,無論神道節日、佛教節日、或基督教節日,人們都會欣喜若狂地投入各種活動,但慶祝這些節日,並不證明和表示人們的宗教信仰,只不過是大眾習俗。日本最主要的節日是正月新年,新年伊始要迎接「正月神」,即年神。所謂年神,就是保證新的一年再獲豐收之神,為了迎接年神,必須先進行徹底的大掃除。除了新年外,夏天的「盂蘭盆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雖然「盂蘭盆」之名源之於佛教經典《盂蘭盆經》,但盂蘭盆節的主要內容和含意卻是日本特有的,並不屬於佛教系統,而是反映了日本人祖先崇拜的觀念,會舉行祭祖的盛大儀式。除了年中和歲末的「中元」和「歲暮」節,日本還有所謂的「五節句」,節句即節日,它們分別是一月一日的「人日」,三月三日的「上已」,五月五日的「端午」,七月七日的「七夕」,九月九日的「重陽」,這五個節日表現出日本人的信仰。從立春開始,農民將忙於耕作,立春這天要先迎請山神,山是水的源泉,所以山神就是水田的保護神,人們視山神為田神,是由婦女迎請的神,由於婦女是迎請、祭祀和侍奉山神的人,因而在此之前要讓她們休息,不下田工作,於是「人日」便成為婦女休息日。同樣的,另外四個節日的目的,基本上也是為了尊重婦女,事實上,三月三日的「上已」至今仍被稱為「女兒節」,五月五日的「端午節」以前叫做「姑娘之宿」,即「姑娘節」,後來才變成男孩的節日,取其日文發音是「丈夫」(健壯)、「尚武」之諧音。在日本,婦女曾經是農業勞動的主要承擔者,除草、插秧都是她們的工作,男子只做些搬運之類的輔助性工作,因此,為了讓婦女在勞動中獲得一種享受,同時做活時動作具有一種韻律和節奏,男人們便在田邊擊鼓、吹笛、跳舞,從而產生日本民俗藝術的一種重要形式:田樂。從田樂又進而衍生出猿能樂,再進一步分支為歌舞伎,所以日本許多傳統藝能都和日本節慶密不可分。
參照:
《日本的智慧.大和民族的樂章》。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日本節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