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帶蝮鯙 - 教育百科
星 | |
帶 | |
蝮 | |
鯙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星帶蝮鯙 |
英文名: | Echidna nebulosa |
描述: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吻部短且呈白色。僅具臼狀齒,無犬齒,隨著年紀增加,牙齒漸變鈍,齒的列數亦隨年紀而有變異:幼鯙僅一二排;成鯙則可達七列。脊椎骨數120-127。體色斑紋多有變異,但底色通常為白或黃色;前、後鼻管及眼虹彩均為鮮黃色;體側有兩列約 23-27 個黑色的星狀斑。 |
|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泛太平洋的熱帶珊湖礁海域,為臺灣珊湖礁潮間帶最常見到的鯙類。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tarry Moray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Echidna nebulosa (Ahl, 1789) |
|
形態: 魚體較細長;吻部短且呈白色;圓錐至臼狀齒,隨年紀增加而牙齒變鈍。前、後鼻管及眼虹彩均為鮮黃色;體色斑紋多有變異,但底色通常為白或黃色;體側有兩列約23~27個黑色的星狀斑。記錄中本種體長可達70公分。但一般常見者為20~50公分。 |
|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非洲東岸及紅海等地海域,為本區域最常見的鯙類。在台灣見於澳底、萊萊、南方澳、成功、綠島、蘭嶼、貓鼻頭、恆春、小琉球、澎湖等海域。 |
|
生態習性: 幼魚喜歡棲息於珊瑚岩礁的潮池中;成魚則遷徙到亞潮帶的水層。性情凶猛,領域性強。星帶蝮鯙白天的活動性較強,偶而會離開棲居的礁穴,外出游動。捕食甲殼類及魚類。 |
|
利用: 多作為海水觀賞、玩賞用魚。由於體型不大,較少作為食用。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
|
目: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
|
亞目: 海鱔亞目(Suborder Muraenoidei) |
|
科: 鯙科或海鱔科(Family Muraenidae),Moray Eels,Moray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星帶蝮鯙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