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白宮圖書館與資訊服務會議(美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hite House Conference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簡稱WHCLIS
作者: 劉本傑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白宮圖書館與資訊服務會議,係根據Public Law 100-382的授權,責成美國國家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簡稱NCLIS)於適當時期舉辦白宮會議,以便凝聚共識,對國會及總統提出立法與行政建議,藉以促進美國圖書館與資訊服務的健全發展。
  第一次白宮會議於1979年舉行,第二次係於1991年7月9日至13日在華府會議中心(Washington Convention Center)舉行,出席人員近千人,其成員包括全國50州依其在聯邦參、眾兩院應選名額的總和,選出代表535人,華盛頓特區及其他各地區選出代表101人,共636人,各地的則代表為284人,外加NCLIS指派的代表64人,合共984人。
  第二次會議所標榜的主題,為湯瑪斯.傑佛遜的箴言:「一個民主的社會是靠一群擁有資訊與教育的公民來維繫」(A Democratic Society Depends Upon an Informed and Educated Citizenry)。布希總統(President George Bush)曾在開幕典禮致詞時宣示資訊的重要性:「資訊是一個民主社會最偉大而確切的法寶,也是全世界最偉大而確切的希望」(Information is a Democracy's Greatest and Surest Weapon and the World's Greatest and Surest Hope)。大會經過一週的熱烈討論,從2,500多件建議案中,精挑細選地通過了95項建議,包括聯邦政府對館藏發展的補助;圖書館人權法案與閱讀自由的重要性;讀者權益的重視;加強對殘障讀者的照顧;國會兩院應設立圖書館與資訊服務委員會;聯邦政府對圖書館事業的支援;重視圖書館行銷計畫;建立全國圖書館網路,便利資源共享;修改版權法以因應最新技術的發展;推行圖書資料的保存與維護計畫;重視圖書館事業的研究與發展;加強圖書館與資訊教育;以及聯邦政府對圖書館繼續教育計畫的支援等。
  NCLIS主席兼此次會議召集人芮特(Charles Reid)在其上布希總統的報告中,總結此次會議的成果並描繪未來的發展藍圖如下:
  (一)美國將從一個面對資訊爆炸危機的國度,走上全民皆學生的境界。
  (二)假如美國能善用並開創資訊紀元的先機,美國有能力繼續執全球工商業及科技的牛耳。
  (三)美國的圖書館與資訊服務應擴大對尋求新知、增加生產力及強化民主教育之功能繼續投入並竭力貢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白宮圖書館與資訊服務會議(美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