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資料分析與規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ata Analysis and Planning
作者: 廖又生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所謂資料(Data),係指未經處理的事實或數據,而資訊(Information)則是經過處理後有用的資料,檔案管理的目的便在將資料轉換為資訊,俾作為決策(Decision-Making)或行動(Action)的依據,秉此,檔案管理學對資料分析與規畫即有一套管理程序,其大抵依循點收、登記、整理、分類、立案、編目與裝訂幾個作業環節進行。
  二次大戰結束後隨「無紙社會」(Paperless Society)、「電子辦公室」(Electronic Office)理念的萌芽,辦公室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簡稱OA)已經成為資料管理的新歸趨,所謂OA即是指辦公室運用機械設備(特別是電腦)以替代人工作業的過程;各機關組織推行辦公室自動化後,有關資料的檢索(Retrieval)皆委由電腦輔助,線上作業(On-Line)操作令辦公室變成一個資料處理中樞(Data Processing Center);總之,當代辦公室管理在電腦化之資料分析與規畫技術的推波助瀾下,建立各種資訊系統(諸如EDP、MIS、DSS、ES等)以有效萃取可貴的資訊,成為資訊科學家熱列探討的問題。
  資料經歸檔、立案、編目、典藏、閱覽、流通、及參考流程轉化成以下幾種不同種類的資訊:(1)正式的資訊與非正式的資訊;(2)內部資訊與外部資訊;(3)紀錄性資訊與處理性資訊;(4)結構化資訊與非結構化資訊;(5)過去的資訊與未來的資訊;(6)確定性資訊與不確定性資訊。
  另外,在資訊爆炸(Information Explosion)與出版品汙染(Publication Pollutions)的後工業社會裡,亦須注意資訊分析與規畫的嚴謹度,否則「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簡稱Gigo),陷入帕京生定律(Parkinson's Law)的病象,豈非正好與資訊管理的意旨背道而馳,因之,資料管理人員在資料分析與規畫過程中也須確保「輸入-轉化-輸出」(I-C-O)流程的正確無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料分析與規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