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斯,柯特 - 教育百科
尤 | |
斯 | |
, | |
柯 | |
特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Jooss, Kurt (1901-1979) |
作者: | 李小華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德國舞蹈家、編舞家。生長Wasseralfingen一個音樂氣氛濃厚的家庭中,父親熱中於劇場藝術,母親為聲樂家。1919年尤斯進入「司圖加(Stuttgart)音樂學院」,後來經舞蹈老師海特(Crete Heid)推薦,跟隨拉邦(Rudolf Laban)學舞。1921年他隨拉邦到司圖加、Mannheim、漢堡等地演出,不僅在「拉邦舞團」(Tanzbühne)擔任要角,同時也是他的重要助手之一。1924年他把李達(Sigurd Leeder)帶入舞團。同年被「Münster歌劇院」聘為舞蹈教師。1925年他和李達在Münster開設「拉邦學校」,校名為Westfälishe Akademie Gür Bewegung, Sprache, und Musik。1926年到1927年間,尤斯和李達曾到巴黎向可羅娃(Lubor Egorova)學古典芭蕾。1927年他到埃森(Essen)的「福克旺學院」(Folkwang Schule)當主任,在Münster的「拉邦學校」因而停辦。1928年他擔任德國第二屆舞蹈會議主席,同年成立「福克旺學校舞團」。1929年他擔任「拉邦學校」主任。1930年被聘為「埃森歌劇院」和「柏林歌劇院」(Berlin State Opera)的舞蹈指導。1932年,以《綠桌》(The Green Table)一舞在巴黎獲得「國際舞蹈資料館」(Les Archives International de la Dance)的首獎。1933年尤斯為了保護在舞團工作的猶太籍團員,他帶著團員離開德國,並把舞團更名為「Les Ballet Jooss」。1934年他在英國達廷頓(Dartington)任教,並和李達成立「尤斯-李達舞蹈學校」(Jooss-Leeder School)。1942年尤斯在劍橋重組「Ballet Jooss」舞團,於1947年解散該團。1950年返回德國「福克旺學院」任教。1951年成立「福克旺舞蹈劇場」(Folkwang Tanz Theatre)。1954年出任「Düsseldorf歌劇院」舞蹈指導。1963年擔任「福克旺學院」校長,至1968年退休。1971年他移居德國南部巴伐利亞(Bavaria)。1979年因車禍逝世於Heilbronn。尤斯的舞蹈非常注重動作的表達和溝通,他對抽象舞蹈不大感興趣,特別喜好創作舞劇。從早期他就開始實驗用噪音(Noises)伴奏,舞者同時也兼任作音樂即興,他非常注重音樂與舞蹈的配合,並承襲拉邦的動作藝術,對德國舞蹈劇場的影響很大,近代的德國編舞家,如包許(Pina Bausch)、霍夫曼(Reinhild Hoffmann)、林克(Susanne Linke)等人都是他訓練出來的學生。重要作品:《Königstanz, 1924》、《Cyklop, 1924》、《Ein persiches Märchen, 1924》、《魔鬼》(Der Dämon, 1925)、《Die Braufahrt, 1925》、《Tragödie, 1926》、《Drosselbart, 1929》、《為一個死去的嬰孩所作的巴望舞》(Pavane for A Dead Infante, 1929)、《浪子》(Prodigal Son, 1931)、《大城市》(Big City, 1932)、《Zimmer Nr. 13》(1932)、《舊維也納舞宴》(A Ball in Old Vienna, 1933)、《綠桌》(The Green Table, 1932)、《七英雄》(Seven Heroes, 1933)、《敘事曲》(Ballade, 1935)、《鏡子》(The Mirror, 1935)、《春天的故事》(A Spring Tale, 1939)、《費加洛婚禮》(The Marriage of Figaro, 1942)、《莊園之會》(Company at the Manor, 1943)、《青春之歌》(Juventud, 1948)、《Colombinade, 1951》、《霧之旅》(Weg Inn Nebel, 1952)、《夜間火車》(Nachtzug, 1952)、《Dixit Dominus, 1971》。 |
|
參照: Selma Jeanne Cohe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1998、Hedwig Müller and Norbert Servos, Michael Vensky Translated《Expressionism ""Ausdruckstanz"" and The New Dance Theatre in Germeny》、Isa Partsh-Bergsohn《Dance Theatre from Rudolph Laban to Pina Bausch》1998.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尤斯,柯特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