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機 - 教育百科
教 | |
學 | |
機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eaching Machine |
作者: | 田耐青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學機是一種供個別學生自己學習的機器,於一九五○年代由行為主義學派的大師施金納(B.F. Skinner)為實現其增強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而創的。施金納的增強理論建立在訓練鴿子及其他動物學習動作的實驗上。如果每一次鴿子做了某項動作後(如用爪子去踩一個踏板),其立即後果是好的(如實驗者立刻餵予食物),那麼一段時間後鴿子便學會去踩那個踏板以獲得鳥食;相反的,如果每一次鴿子做了某項動作(如用嘴去拉一根繩子)後,其立即後果是不好的(如實驗者立刻施以電擊),那麼一段時間後,鴿子便學會避免再做那個動作以免遭到懲罰。換句話說,實驗者藉著餵食、電擊等方式(稱為增強)教會鴿子踏板、繩子(稱為刺激)與踩、拉等動作(稱為反應)之間的聯結。這是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心理學中有名的實驗。增強就是制約的工具,而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就是制約的內容。 施金納將增強理論應用在人類的學習情境中時特別強調提示(如告知學生有關牛頓定律的知識)、個別學生需有機會表達外顯的反應(如學生回答一題有關牛頓定律的考題)及立即的增強(如馬上告知這位學生其答案是否正確)。提示、反應及增強三者之間需在時間上配合得相當緊湊,教學才容易奏效。施金納在一九五四年於〔學習科學與教學藝術〕(The Science of Learning and the Art of Teaching)一文中,提到增強理論在傳統班級教學中很難實現。於是施金納致力研發教學機,以個別化教學的方式實現他的增強理論。他先把教材內容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知識,這些小段的教材稱為「格」(frame),同時也發展了許多考題安排於教材中合適的地方(就是增強理論中的刺激)。透過教學機,個別學生學習這些以格為單位的教材內容,並回答考題(就是增強理論中的反應)。教學機即立刻告知這位學生其答案是否正確(就是增強理論中的反應)。這就是編序教學(programmed instruction, PI)及個別化教學系統(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 PSI)的濫觴。後期的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也脫胎於一九五○年代教學機及增強理論的精神。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學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