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心理治療 - 教育百科
舞 | |
蹈 | |
心 | |
理 | |
治 | |
療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Dance Psychotherapy |
作者: | 夏林清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蹈心理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形式。在治療中,治療師運用自己和病人在身體動作上的互動做為達到其治療目標的主要方法。就像話語是口語心理治療的媒介一樣,動作是舞蹈心理治療的媒介。治療師和病人在身體動作的對話(a movement dialogue)中創造了一個治療的過程。 舞蹈心理治療的發展源自於一九三○年代在舞蹈及治療領域中的發展。在舞蹈的領域中,鄧肯(Isadora Duncan)在揚棄古典芭蕾的結構所創立的現代舞中,賦予舞蹈情緒的內涵,並且體現舞蹈為追尋創造性溝通的形式。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心理衛生界面對如何協助退役軍人由戰爭經驗中復健,傳統心理分析之一對一的治療形式無法回應這一要求,於是心理治療工作者急切地尋求團體治療、藝術治療等新的技巧與方法。在這種時代背景的要求下,舞蹈家茄斯(Marian Chace)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伊麗莎白醫院進行了第一個舞蹈治療的計畫,舞蹈心理治療便正式開始發展。一九六○年代的人際關係訓練運動以及非口語的研究均有助於舞蹈心理治療的發展,迄今心理學的各家理論亦均被整合於舞蹈心理治療的理論之中。 不論舞蹈心理治療在理論取向及應用方式有何不同,它們皆具有下列三個要項:(1)身體的動作反映人格;(2)治療師經由動作和病人互動的關係可以促使病人的行為發生變化;倒在身體動作層次的變化可以引發個人的心理功能發生有意義的變化。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舞蹈心理治療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